陵墓详细介绍
【泰陵-雍正】
进入泰陵的第一桥五孔桥 作者:阿S
泰陵位于易县15公里永宁山主峰之下,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东西两侧。始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占地8.47公顷,内葬世宗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
泰陵的神道,由三层巨砖铺成,两边苍松翠柏,主体建筑自最南端的火焰牌楼开始,过一座五孔石拱桥,便开始了2.5公里长的泰陵神路,沿神路往北至宝顶,依次是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七孔桥、望柱、石像生、龙凤门、三路三孔桥、谥号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东西班房、隆恩门、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和宝顶等建筑。
泰陵明楼 作者:行摄梓地
火焰牌楼位于泰陵南5公里的大雁桥村东的神石山上(据燕赵山庄老板娘说我们很难找到,果然回程在国道未发现小路,未去成,遗憾)。火焰牌楼通高6.60米,面阔三间18.66米,台明长26.35米,宽7.74米。四根石柱顶上有石雕蹲龙(通高1.10米、宽0.82米),柱身饰有云板。两柱间用大小石额枋连接。三间的大石额上铆接石雕须弥座火焰头(通高2.29米、基座高0.71米、宽1.19米、火焰高1.58米、宽1.175米)。坊心东西两面有浮雕荷叶莲花等纹样。
03年的9月7日的夜晚,一群据说来自北京房山的农民,开着一辆吊车悄悄开进大雁村,仅仅用了几十分钟,便轻易盗走了火焰牌楼上的4尊蹲龙、1尊火焰宝珠,尽管后来的追查,追回失窃物。
石牌坊坐落在大红门前的三架巍峨高大的石牌坊,为西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三架石牌坊坐落在大红门前的宽阔的广场上,一架面南、两架各朝东西,成品字形排列,与北面的大红门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每架石牌坊高12.75米,宽31.85米,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虽为青白石料的仿木结构,但却未用铁活,全部采用卯榫对接形式,楼顶雕有楼脊、兽吻、瓦垄、勾滴、斗拱、额枋等。坊身高浮雕的龙、凤、狮、麒麟和浅浮雕的花草、龙凤等图案相结合。三架石牌坊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
大红门 作者:阿S
大红门是清西陵总门户,建筑形式为单檐庑殿顶,面阔34.8米,进深11.35米,高13.3米。大红门两侧有宽厚高大的风水围墙向东西延伸,长达21公里,把分布在广阔的丘陵沃野之中的陵寝建筑包容其中。
具服殿位于大红门内神道左侧,独成一院,是专供后代皇帝及后纪等遏陵祭祖时更换素服之所。
泰陵神道 作者:行摄梓地
圣德神功碑楼,俗称大碑楼。它是记述皇帝生平功绩的建筑,清西陵四座帝陵中只有泰陵和昌陵建有大碑楼。楼高26.05米,四面辟门,重檐九脊歇山顶,楼内有两统高大的赑屃驮石碑,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碑楼坐落在94米×94米的广场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约12米的华表相衬,碑楼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