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的工厂不再是生产GDP的源头,似乎是一瞬间成为了人们寻找过去的必经场所。
从小在首钢周围长大,对于工厂的感情不可忽略。
每天放学,坐车去老爸的单位,沿路顺便拣点好玩的铁质物品,看着工友们打牌,然后洗澡,坐在他的自行车上回家,迎着夕阳……
上次去798好像还是3年前,人还没有这么多,甚至没有成为旅行团的一个附加目的地,那里生活着艺术圈的人们。
我一直记得奋斗里陆涛的梦想:“在北京建一个象格林威治村一样的艺术家村,好让在北京搞艺术的人有个自己的据点儿,在中国只有北京养得起艺术家。中心广场上要建一个最大的迷宫玻璃结构,无用而叫人迷惑。当然,也可能会有商业价值,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容易识别的标志性建筑,它象征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象征着我们的生活。四周是一些坚固实用住宅,租金便宜。还有一些可供小型演出的小剧场,一些可开画展的饭馆酒吧。还有一些艺术学校。这是一个大熔炉,各种人各种想法在这会聚,再传播出去。声音、文字、图画,我觉得艺术就是一种对于未来或完美的想像力。我觉得中国人需要这些。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需要这些东西的。”
我喜欢墙上的一句话:“来北京是为了更好离开Beijing”。虽然我不用离开,但却能理解笔者的心情。
798中到处都是警示牌,因为有部分地方还在生产,所以将危险的地方进行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