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夜市
夜市软实力
“去台北,一要去故宫,二要去夜市”。这是出发之前,每一个去过台北的朋友给我的忠告。末了,多半还会再添一句:“一定要去夜市哦!”
我一度相当不以为然。去之前看过照片,也听过描述,脑海里关于“夜市”这两个字的想象,怎么扩展,至多也就是合纵连横的大排档,在夜色里烟火腾腾一眼望不到尽头。至于食物,台湾能有多少传统小吃呢,闽南的?本岛的?大陆各个省份带去的?烤串儿?麻辣烫?珍珠奶茶?关东煮???穷尽想象力,也至多如此了吧?
直到到了台北,从捷运士林站出来,钻进那个全台湾最有名的士林夜市时,我才真的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
热气腾腾的各种小摊横竖交错铺陈在眼前,头顶漂浮着层层叠叠的硕大招牌:“大肠包小肠”、“大饼包小饼”、“波霸奶茶”、“青蛙下蛋”、“粉圆爱玉”、“豪大大鸡排”、“十全排骨”、“五更肠旺”??疯狂的名字伴随着缭绕的烟雾与密集的人群一齐挤到你面前,穿过他们,便是那一口口香气四溢的大锅,炮制着山产野味、海鲜热炒、炸煎煮涮,让人只盼着找口味儿最正的一头扎进去,大快朵颐。然而仅仅两三回合之后,便没有实力再战,只好看着更多没有试过的新鲜玩意儿,空流口水??
台北朋友在一旁猛笑。原来他们念大学的时候,也曾饥肠辘辘立下雄心壮志,要从夜市的这头吃到那头,结果每次都因为容量不争气未能如愿。而台湾夜市的小吃种类之多,更新之快,吃一年不重样那都是有可能的。
可台北朋友好奇地问我:“你,怎么也吃成这样?”
在他们的印象里,大陆的小吃太多了,台湾的外省人家庭常常会和孩子讲:台湾的小吃再好吃,也比不上我们老家的——湖南、四川、山东??家乡的那些香味,那可都是几百年的小吃传统啊。
是啊,我也怀念小时候的街边小吃。可为什么偏偏是台湾,把摆卖低价货品的小小路边摊发展成了举世闻名的夜市文化,而我们各地风味的老字号新招牌,不是被规划进了高价位的“小吃精品街”,就是在无处容身的地带非法游荡,被称为“都市之瘤”,直至被城管扫地出门了呢?
稍一探究历史会发现,在台湾,夜市的发展也经历过阵痛。在曾经与我们相似的高楼大厦式的“现代化”观念里,自然生长起来的夜市曾是一个尴尬。
除了士林市集有百年传统之外,多数台湾夜市都是1949年后出现,196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的。起初只是小吃摊聚集,196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开始快速成长,大量小商品开始在夜市销售,尤其是1970年代石油危机,台湾制造业遭遇大量订单退货,将更多的小商品推向夜市。
起初也有无序、不卫生、与正统商家的竞争问题,早期的台湾夜市常看到警察,但取缔的情况很少见。因此夜市仍然逐步发展,渐成气候,许多地区政府也开始制定摊贩管理辅导自治条例。日常状态中,则主要靠各夜市自己成立的“摊主自治委员会”来协调政府与摊贩之间的沟通。
曾认为影响“都市形象”的路边摊并没有被直接扼死,而是引入管理及自治机制,民间活力得以保存,并逐渐发展,成了今天台湾都市一抹浓郁风情,也是官方常讲的“软实力”重要范本。
草根生活的味道和创意也成了夜市最吸引游客的所在,台湾观光局的调查显示,在去年到访台湾的旅游者中,约有73%都到过夜市,这个比例居所有游览景点之首,远远领先于台北101大楼和故宫博物院。
不由自主地要想起北京的王府井和前门胡同。几年前,前门胡同拆迁改造,有一个几十年卤煮火烧小店要完蛋了,很多人以倒计时的方式去排队吃一碗卤煮。几百人去排队。电视台的记者采访身边的老大爷,这些东西为什么要保留呢?老大爷一句话说进人心里:孩子越走越远,你总得让他回头的时候有点念想吧!
鸡零狗碎不登堂,窄巷循声觅野香。这是人们留恋的,伴着胡同、街巷、弄堂而生的小吃。如今,在北京,王府井是商业步行街,前门是商业步行街,成都的宽窄巷子拆了盖成仿古精品一条街,商业街里引进了小吃夜市,说是要打造这城市的传统文化品牌,但每平米每天几十块的租金,一碟爆肚、一碗豆汁儿、一锅麻辣烫,得卖多少钱呢?“老百姓都吃不起了,那还是小吃吗?”
离开台湾的时候看到新闻,成都的文殊坊,无锡的南禅寺,老集市在开发商手里焕然一新,为了给文化精品商业区吸引人气,准备把“台湾夜市”搬进来了。
盖上箱子,一声叹息。那些不登堂的野香,还是让它留在它的土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