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游记攻略频道 > 游记攻略 > 辽宁旅行游记攻略 丹东金秋游天华山

辽宁旅行游记攻略 丹东金秋游天华山

2010-10-8 16:52:14   网友评论来源:南方都市报  
   复制链接 |   

  跋涉1.5小时后,我们出了白龙涧,在通天峡下服务区喘息时,戴手套的小导游建议至少应该给孩子买副线手套,接着的行程恰恰证明了戴手套、穿旅游鞋的是多么的重要。同时鉴于从此以后山路更为险峻,且进入通天峡后即无回头路可走,建议体弱多病的游客到此为止、即刻下山。

  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通天峡。我们乍一入内,仰望时,只见一块巨石被两侧岩壁所夹,轻衔欲坠,令人胆寒。但见两道巨岩轻轻分开,中间石缝平行前伸,从石缝里抬头向上望去,蓝天成了一线。这是一条长300米、深100米、宽85厘米左右的“一线天”,几处几乎是沿着垂直的爬梯向上攀登,是我至今经历的最长、最深和最窄的巨大山体石缝儿。由于人多拥挤,我们攀登了30分钟才爬出洞口。在幽暗光线中攀岩,四人中只有我没戴手套,可尽管一向小心,左手还是被锐利的岩石划破了。

  我们开始向海拔1006米的天台“冲顶”,一路上,我们“卑躬屈膝”地爬过礼貌石(其实称“猫狗洞”更为恰当,哈哈),颤颤巍巍地踏上铁索桥,胆战心惊地走过老虎背……,又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登上了天台!举目远眺,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毛公峰(看似60年代毛主席上世纪60年代时接见红卫兵的侧影)、天华峰前后相望,数以百计的大小白色裸露岩石散落在漫山遍野的红枫绿树之间、宛如低头吃草的羊群,孩子骑在“马鞍石”上,恰似放牧庞大“羊群”的“羊官”,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鉴于太阳不久就将落山,担心迷路的几伙散客随同我们一起下山。游览玉龙涧景区时,感觉集奇峰、怪石、苍松、溪瀑为一身,静与动相呼应,平和与突兀相和谐。途中经过据说是鸭绿江支流的叆河源头玉龙潭,孩子兴高采烈地奔跑过去,掬水自饮,连说“爽极了”;汗流浃背的我与妻子也快步赶到,甘甜的天然山泉实在沁人心脾,登山的劳顿一刻间烟消云散。

  下山的路上,小导游边走边介绍:天华山地属长白山龙岗支脉,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块——辽东台背新华夏第一级构造的第二隆起带,为中生代侏罗纪地层,山头岩石裸露,在长期侵蚀、切割、剥蚀作用下,使山体地貌形态更加多样,石崖轮廓奇特,丰润秀丽多姿。天华山由于处在温带针叶、阔叶混交带和暖温带针叶阔叶混交处,动、植物丰富,种类繁多且保护良好,风景区景色宜人。天华山春天冰融桃花水,万木吐新翠,石崖上的山杏、野桃、杜鹃与簇簇山花,将天华山镶嵌无数春的花蓝;夏时天华山万木葱茏,青翠如滴,晨夕水汽蒸腾,雾漫山野,溪水喧哺,飞瀑如雷;秋季霜叶红似火,胜于二月花;冬日一夜飞雪掩天华,千树万树似梨花,无际峰峦呈现一派金色林银色山,千万银蛇舞翩翩。在如诗如画的氛围里,我们不自不觉的回到了天华山角下(和去时不是一条路),我随身携带的记步器显示,5小时我们走了约10公里。

  回头仰望,远处的毛公峰似乎向我们挥手,附近山坡上的红枫好像向我们致意。“再见,大山……”孩子恋恋不舍地向天华山的道别声,打破了我的思绪。是啊,该向大山道个别。我在心里说“再见了,秀美的白龙涧;再见了,险峻的通天峡;再见了,旷世佳境——天华山!” 

  当第三天回到沈阳家里、通过电脑配乐幻灯式播放丹东之行的数百张数码照片时,我不由得再次内心呼唤:“天华山!明年我们还会去和你约会。”

   [编辑:高珊珊]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辽宁  天华山  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