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
当我愈来愈靠近山脚下书有“方岩”二字的牌坊时,内心惟有默念那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从来没有像此刻一样,觉是得徐志摩的诗妙不可言。我整整七年没有拜访尘封在记忆深处的这一座山,李白有诗“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今天终于可以呼朋唤友,牵出属于我的那匹白鹿,在这方岩山间惬意地漫步了。
拾级而上,方岩,由一堆模糊久远的影像,一点点在眼前清晰起来。与一个快乐的小朋友擦肩而过,他用稚气的声音认真地数着:“三十五层楼,三十六层楼……”我同身边的朋友相视莞尔,在孩童眼中,一级简单的石阶,就可以是一层楼。孩子的错误,美丽得让人不忍心去纠正。石阶一侧是触手可及的石壁,时值暖冬,稀稀落落地覆盖着一些青黄交接的植被。放眼望去,蜿蜒而上的石阶,曲折有致,直通山顶,将这条人工的栈道称为“九曲天桥”,的确是名至实归了。
一路上经过了罗汉洞,步云亭,都是稍微驻足观望,便匆匆向前。隐约觉得少年时上方岩山,与同学争先恐后的一些细节,在松竹叠翠的群山众壑中一一闪现。不知被多少人踩过的石阶,是通向山顶的路,游人在一盏盏延伸向远方的红灯笼中,感受着风景如画。置身其中的人,也成了画中流动着的点睛之笔。
看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方岩天桥了!这座桥于2000年初竣工,那时我还是大一学生,飘浮在另一个城市。它在守望了近五年后,终于等到了我。倚在天桥围栏上,远眺五峰壁立,近观南岩秀美,一阵山风吹来,顿感心旷神怡。一行人兴致冲冲地沿着天桥,步入南岩景区。绕过圆梦塔,漫步在十二生肖广场,巨大的胡公石塑头像,在另一座山上,远远地朝着我们微笑。这片南岩景区是新开发的,带着一种新嫁娘的差涩和天真,“求子台”、“男人山、女人山”等等名称亲切的景观,往往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
通过天桥,返回旧道,走向游人如织的方岩山顶。中心景观方岩山拔地而起,高四百米,宛如擎天方柱巍然屹立,四壁如削,形若方城。刘禹锡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方岩山确实不高,却因为有一座胡公庙而生色不少。胡公,名则,北宋人,任过兵部侍郎,曾上奏朝廷为八婺大地免过税丁。在毛主席题词壁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八个朱红大字,是对胡公一生的最中肯的评价。
在天街上穿梭,左边是秀色森森的竹林,掩映着远处的山;另一边是一爿接一爿的香烛、纪念品店,店主殷勤地兜售着手中一把一把的香。在嘈杂的讨价还价声中,依稀捡回了当年上方岩时,买各种动物石膏像储钱罐、还有玩具水枪时那种最简单的快乐。
天街尽头,便是广慈寺和胡公庙毗邻而座。广慈寺内供有千手观音,却显得门前冷落。而胡公庙内则完全是另一种境地,殿堂内跪着黑压压一批善男信女,有拈香执烛挚意而拜,有举签筒虔诚以求。江南一带的百姓,已经把胡公神化,称之为胡公大帝,这大抵有些类似于三国关羽在民间被尊为关公大帝。我也虔诚地在胡公像前跪地合掌三拜,未点香燃烛,然而也是情真意切。
胡公庙是方岩景区的最后一景了。在回程路上,我们在摆在石阶旁的小摊上买了几串红豆、手链、铜铸的小塔之类的小玩意。价钱便宜,一元至五元不等。却人人手执一二件,像容易满足的孩子般,欢天喜地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