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游记攻略频道 > 游记攻略 > 探寻广东开平古镇 倾听碉楼背后的故事

探寻广东开平古镇 倾听碉楼背后的故事

2011-7-19 3:25:53    网友评论 风景网  
   复制链接 |   

  第一眼的开平,有些瘦,不知道为什么会想用瘦这个感性的词,但是觉得是再切合不过的了。瘦小的街道,瘦小的店面,瘦小的楼房。晚间的江滨路却是另一番感觉,宽阔的江面和白天见到的瘦小的城市似乎极其不相称。但是交汇的河口冲积的地势似乎也是极其融洽的被包容着。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看碉楼似乎是此次开平的目的所在。传说中的碉楼中西结合,是华侨归来的产物,仅此而已。但是亲眼所见的碉楼却是每一栋都有这自己的故事和背后的辛酸往事。

  了解中的碉楼其实并不只是华侨归来所建的那么简单,换句话说,在诞生华侨之前就已经存在所谓的碉楼了。只是曾经的碉楼是用来防洪水的因为开平此地地势低洼,时间再延续,碉楼的用途就延伸到了防强盗。

  因为开平处于四不管地带,所以强盗横行,而碉楼却成了坚固的防范建筑,碉楼因此被分为了三种。一种是用来居住的,里面有祖先的牌位供奉;一种是用来保存村里家族的珍贵物品,有家丁专人看管;最后一种是起保卫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放哨岗。

  再到后来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广东是相对开放的通商口岸,因此很多华人偷越出境,到达南亚、北美洲、南美洲。其实很多华人是当做类似黑人奴隶被贩卖过去的,被当地人称为“猪仔”。这些华人很多都是有去无归,我在想,那些能归国,并带钱回来的华人必是精英中的佼佼者。

  出去了几万,却归却几百,其实碉楼的背后多是埋藏着那个年代客死他乡的血泪。那些归来的华人在国外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所以回来建的房屋也是中西结合。而且西方的建筑的风格又是不同时期的,从古希腊的柱廊到古罗马的券拱,风格也杂糅在一起,哥特式、罗马式,很是复杂。

  这让我想起厦门的集美,也是中西结合,不过是西装+斗笠。可惜大片碉楼的村子还是不可避免的商业化了,其实我更喜欢迎龙楼的那样真实存在与村子中的碉楼。真实的巷子,真实的老屋,真实在巷子里奔跑的孩子。

  碉楼旁边是骑楼。他们说赤坎的骑楼街很像老广州,但是我摇头,觉得一点都不像。从现在的广州的一些路来看,的确还保留这一些骑楼的形式,只是似乎再也找不到曾经骑楼苦的味道了,商业味太浓,少了生活味。

  在阳光的罅隙中走在赤坎的小街上,很市井。小街有的小贩们打着招牌摆摊叫卖自己的食物;有的却是一边坐在安乐椅上拿把扇子晒着太阳摇啊摇,一边看守着货物招呼客人;更有的只是开着店铺的大门,老板自己呆在屋内,看着电视,有了客人才出来招呼。店铺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喜欢这样市井的老街,老巷,晒太阳的老人家。因为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如果想概括一下我对开平的感受,最大的感觉就是那里的安逸和真实的市井生活化吧。这是永远无法在广州上海这样快节奏的大都市中找到的味道,浓厚的生活的气息,感觉很幸福。(作者:飘零燕雨)

【分页导航】
   [编辑:刘彦伶]
查看更多评论>>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开平碉楼  碉楼  古镇  广东旅游  景区介绍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