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寺】
永宁山上的松柏 作者:行摄梓地
永福寺俗称喇嘛庙,修建于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三年(1787-1788年)。它是皇家御用寺庙,位于泰陵东6公里的梁格庄村西,整座寺庙共有19座建筑,其建筑依山势的自然起伏形势建成,建筑面积4300多平方米,寺内所有建筑被3米高100多米长的高大石墙包围起来,使寺庙显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永福寺坐北朝南,单体建筑依次为石桥、山门、钟楼、鼓楼、大雄宝殿、牌坊、碑亭、东配殿、西配殿、普光明殿、宝云阁等。当年主体建筑内供奉着佛教所尊崇的各种佛像。经过200余年的风风雨雨,各座建筑及殿内陈设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1988年至1995年间国家拨专款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状。其中大木结构、梁架、柱、斗拱、瓦件等大部分为原构件。特别是在彩画保护上,凡能保留的彩画均原样保留,如山门、普光明殿、配殿等内部保留了大面积的乾隆时期的彩画,有效地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1995年5月1日永福寺正式对外开放,永福寺现已成为历代帝王陵墓中惟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喇嘛庙。
第一进院落的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二楼。
第二进院落的琉璃牌坊,左右两侧石柱石刻佛八宝。牌坊后为小碑亭和普光明殿。并有左右配殿供当时的喇嘛居住。
第三进院落的宝云阁,为转角二层结构,当时是藏经之所。据说当时也内供藏传密宗佛像十余尊。
【行宫】
清西陵行宫位于泰陵东6公里的梁格庄村,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是清朝皇帝谒西陵的下榻之所。清西陵行宫占地2.47公顷,共有建筑17座。当年这里是一处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幽雅舒适的封建帝王的行宫。主要建筑有石平桥、朝房、宫门,宫门内有值房、膳房、垂花门、长廊、前殿、后殿、穿堂殿、配殿、銮舆库、小谢等。行宫的建筑均为灰布瓦盖顶。光绪皇帝的棺停曾在这里停放数年。清西陵对外开放后,行宫己辟为宾馆。
清朝从北京到西陵一路共建有4座行宫,即黄新庄行宫、半壁店行宫、秋澜行官、梁格庄行宫(即清西陵行宫,是惟一保存下来的行宫)。
光绪皇帝出殡
附:【溥仪墓】
溥仪墓位于清西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也被尊为清逊帝,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字浩然。英文名henry,满族。道光第七子醇亲王奕譞之孙、光绪帝的弟弟醇亲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仅3岁的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移葬清西陵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毕竟做过三年的皇帝,因此爱新觉罗家族在台湾的后裔1967年给溥仪上了庙号“宪宗”和谥号“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
2004(一说是2002年)重新给溥仪上了庙号和谥号,庙号曰:清恭宗;谥号曰: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愍皇帝。尊骨灰奉安处(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为“献陵”,尊婉容为“孝恪愍皇后”,谭玉龄为“明贤皇贵妃”,李玉琴为“敦肃福贵妃”,李淑贤为“孝睿愍皇后”。
以上谥号,庙号都是民间所加,与以前皇帝的谥号,庙号为政府(朝廷)所加是不同的,溥仪所谓的谥号,庙号并不算是正式的谥号,庙号。
在溥仪墓的两侧,左侧是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的衣冠冢,右侧是伪满时期册封的“祥贵人”谭玉玲之墓。
清西陵当地交通
清西陵冬景 作者:欣
北京——清西陵(路程125公里)
长途汽车:北京丽泽桥每天早晨6:00开始有发往易县的客车,约20分钟一趟。到易县县城再转乘9路公交车去西陵。
丽泽桥长途汽车站:每半小时一班发往西陵。16:00末班车止。
自驾车:沿京石高速公路南行,过涿州收费站后转京昆高速,易县出口下,经易县县城,沿112国道西行可达清西陵。
天津——清西陵(路程180公里)
长途汽车:每日早6:00、8:00、11:30、12:30分,由天津西站地铁站发车开往易县方向,到易县县城后再转乘9路公交车去清西陵。
自驾车:A线:沿津保高速公路到达徐水后,上京石高速公路北行,到高碑店路口下道,向西沿112国道经高碑店、涞水、易县达清西陵。
B线:由天津出发,沿112国道经霸州、高碑店、涞水、易县达清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