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水陆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十五公里的玉山脚下。据《蓝田县志》及碑所记载,水陆庵始建于隋代,唐时与上、下悟真寺组成了一个佛寺群。五代、宋、元、明、清多次重修。为六朝名刹。而悟真寺的下院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水陆殿,它因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南有青山耸立,周有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
水陆庵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色壁塑而闻名于世。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庵的建筑形式与一般佛教寺院类似,前有五间山门,南北两边各有十三间厢房,院中有三间中殿,西有五间大殿,形成一个四合院落,加之树木花草的点缀,显得朴素庄严、清新幽雅。整个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明代,秦王朱怀埢常游历于此,因喜爱这里的山水,奉庵为王府佛堂,遂大肆修建。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等。而其主要文物雕塑就集中在后殿里面。它的壁塑精美,庞大,完全可以被誉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内的彩色泥质壁塑,殿内正中是药师佛、阿弥佗佛、佛教的创始人乔答摩――如来佛祖释迦牟尼。阿弥佗佛在莲花宝座上端坐,脸部的表情温和,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双眼半睁半闭着,无论什么人站在哪个位置,佛陀都可以看到。其实就是古人常说的,当人们踏进门槛,心诚与不诚佛是可以马上看到的。佛那眯缝着地双眼非常沉静,使人敬畏。而三尊佛像后面有庞大的椭圆型的佛光繁丽精美。还有八朵艳丽的荷花,牡丹、菊花、芙蓉等。羊、鳄鱼、大象、羚羊等动物,也挤得满满的。三条美丽的花带下垂吊着蛛丝状的珠宝垂缨。最外围的火轮子的火焰则表示着佛教之火永不磨灭。
释迦牟尼他是三千烦恼,居高临下。左右有弟子迦叶和阿难胁侍,迦叶历经沧桑,面部苍老,是个苦行僧,小弟子阿难天真活泼,没有脾气没有愁相。释迦牟尼佛座下的莲花宝座庄重沉稳,只是可怜在莲座下方的四大天王,豺、狼、虎、豹为佛扛座,累的各个呲牙咧嘴,又不敢吭气。而佛陀左右的两座佛,药师佛和阿弥佗佛到显得儒雅端庄、具有唐宋时期雕塑的柔软、浑圆,衣饰垂带飘飘下坠,线条流畅。
来水陆庵参观,谁都会为这精彩众多的彩色泥质壁塑而惊叹。传说这些壁塑出自唐代著名的雕塑家杨惠之的手。壁塑共分南北墙、殿中正隔间西壁及西檐墙四部分,而南北山墙上的壁塑最引人入胜。两墙的壁塑均采取连环塑的形式,上下层层列塑着释迦牟尼的传略故事。现存的雕塑和壁塑主要为明代所重修。北墙上的雕塑主要记载了释迦牟尼佛祖降生的故事。
佛祖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在层沿角上,红色圆形的小泥雕塑上面有人骑着白象,佛学上叫“白象入胎”。讲的是释迦牟尼的母亲结婚二十年没有生育,一天晚上突然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长着六个牙齿的白象,伸手摸了后,白象就变小从她的腋窝下钻进肚里,结果她就有孕了。古时候印度的风俗是妇女生孩子要回娘家,释迦牟尼的母亲领着头戴宝冠、身穿红袍的仕女们在回家的途中走到一棵葱茏茂盛的无忧树下,母亲伸手去抚树枝时,惊动了胎气,就在树下生下了释迦牟尼。而雕塑上表现出的仕女双手托起孩子的场面,就是释迦牟尼刚出生的场面。这就是所谓的“白象抚摩佛母,掖下怀胎”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父亲是卡皮拉瓦斯图的一位国王,皮拉瓦斯图是位于尼泊尔边界附近的印度东北部的一座城市。释迦牟尼的父亲信的是菠萝蜜教,按照规定,小孩出生要给予洗礼,由九条龙为他喷欲。佛学上称“九龙欲”。幼小的佛祖被九龙喷欲后,东西南北各走了七步,步步生莲。佛祖指天指地,自信自豪地宣布:“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七天后,佛祖的母亲去世了,佛祖的姨妈将他带大,十六岁时,释迦牟尼娶妻,在豪华的皇宫里长大,他不乏物质享乐,但却十分不满。二十岁时他知道了生、老、病、死、苦这五大磨难后,就放弃了宫廷生活,出宫外,坐牛车,经过一路六年的苦修,遍访民舍,无奈到尼兰河畔洗去了六年的积垢。他一个人来到这儿,面对着东方盘腿而坐,静思人生解脱之道。他在想,人生苦的根源是什么?终于在一天晚上顿悟出了人生苦的根源就是欲望。一旦欲望消除了,人生的苦难根源就消除了。从此他建立了佛教,清心寡欲,告诫人们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