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风景区在江苏扬州城西北的蜀岗一带,它始建于隋唐时期,后经历代修缮,才有今日的规模。上小学时,几乎每年都要到那里春游。我的记忆中,也只有在草坪嬉戏的映像。后来回扬州游览,大都从陆路步入瘦西湖,真正认识瘦西湖是在读了郁达夫《扬州旧梦寄语堂》之后。
那是一个梅雨季节,雨丝中的景色蒙蒙眬眬,平添了几分诱人的姿色。我按照郁达夫的视觉方向,从乾隆皇帝曾到过的冶村踩舟西行。河道虽然窄了些,但两岸林木扶疏杨柳依依,间或点缀着一些楼台亭阁,倒也清爽怡人。小舟绕过一道石舫,往北直入湖中,水面顿时就阔了许多。乘那舟儿缓缓地划开细浪在湖中逐波而行,我远眺湖的那头,只见林木交错烟雨朦胧中隐现小金山的红墙绿瓦;而环顾两侧,岸边的柳丝则低低地垂向水面仿佛和鱼儿喃喃私语;碧绿的湖水被极细的飘雨阵阵揉摸,轻轻地荡漾出一圈圈的潋漪。舟儿过了这一段,便又拐进了更加弯曲的水道。此时,倘若低下头,就会发现那水里尽是树的倒影,用手一兜影儿散开又合住,倒也别有一番韵致。
蜀岗瘦西湖
也有舟从对面划来,舟上的少女撑把红伞,凝神地浏览湖边的景色。我惊叹她的美艳和别致,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就在两舟相交的刹那间,她回首朝我焉然一笑,我的脸霎地红到了耳根。此时,操舟师傅抿嘴一乐,边划边哼起了韵味十足的扬州小调。这调门伴着少女的倩影,不停地撩拨着我的心绪,让我如痴如醉回味无穷。
舟儿悠悠地从小金山脚下划过,湖面渐渐地又阔大起来。然而,能吸引人的景致已经不是山水,倒是赫然横跨在湖面上的一座金碧辉煌的五亭桥!这桥有五个亭盖,象五朵莲花在湖中绽放,故而又被人称为莲花桥。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桥下那十五个分属不同方向的圆形拱洞,据说每当晴夜月满之时,泛舟于斯,只见洞洞衔月盈辉,盘盘玉洁浩淼,其间情趣之精妙,足可雄谓天下,堪称淮东之绝品。
蜀岗瘦西湖
从五亭桥往四周看,当年乾隆皇帝操竿垂钓的身影依稀可寻;而画舫春流之外,白塔晴云之侧,荷色青黛,松峦叠翠,硬是把瘦西湖狭长瘦小的湖面点缀成“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锦绣风光。
穿过五亭桥,我让舟儿泊在二十四桥附近。沈括《梦溪笔谈》曾记载,隋唐时期扬州有二十四桥把城区连接起来,到了晚上万家灯火连绵不绝,远远望去似与天上的银河相通,蔚为壮观,可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而如今的二十四桥,只是瘦西湖的一个人造景点,虽已不复当年的盛况,却古韵悠然,给瘦西湖的风光增添了不少雅致。相传,二十四桥中的熙春台,曾经是乾隆下江南时用于祝寿的地方。现在的人们添置若干器乐,再由一群貌美如花的女子,时不时地为游客们演奏一曲《春江花月夜》,那悠长婉转的音调,似白云若月色,魂牵梦绕之际,教人不得不想起唐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名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至蜀岗下,我弃舟蹬岸。气喘吁吁地爬上大明寺佛塔之后,再回首,只见那山水环抱绿树连荫之中,瘦西湖恰似一条飞舞的彩绸环绕在湖光山色之中。郁达夫说:“瘦西湖的好处,全在水树交映,与游程的曲折。”此言虽有画龙点睛之妙,但也难免以偏盖全之嫌。倘若当日郁达夫不为船娘“臀部腰部的曲线”所吸引,在品位湖光水色的同时,到岸上走一走,就会发现,那里不仅有杭州西湖的柔美,更有北方园林粗旷自然的豪气。不信你从南门往里走,单凭长堤春柳那依山携水桃花怒放的一路春色,就会让你拍案叫绝,更不用说那“北平中南海的气象”了!其实,我比郁达夫幸运,他只是在秋天看瘦西湖。而我在春天,不仅能够“看”到散浮在水面的红蓼青萍,而且看到了瘦西湖的烟雨朦胧。
蜀岗瘦西湖
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我却以为只要能体会到景所蕴含的意境,看景会比听景更有魅力。所以,这景不仅要用眼看,更要用心读。瘦西湖的绮丽,红雨伞的风情,使我愈发感到生活的美好。我宛如置身于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