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游记攻略频道 > 游记攻略 > 河北石家庄游记攻略:走近红色西柏坡

河北石家庄游记攻略:走近红色西柏坡

2010-7-21 14:53:37   网友评论来源:携程旅行网  
   复制链接 |   

  在55年前,河北平山西柏坡村来了一群穿军装的人。领头那个人,身材魁梧,是一个湖南农民的儿子。他看不惯世道的黑暗与邪恶,欲寻求民族的光明,于是带领一群农家子弟,举着镰刀和锤头,向罪恶的根源斩去,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他们突破重重围剿,跋山涉水走完长征,当取得抗战胜利后,也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那个年长于他,没有多少头发的老对手,此时要和他一争高低,进行一次生死较量。

  于是,这个不会使枪的人,不得不打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了。 1948年到1949年,这个永远不会屈服的甚至带有几分倔强的人,带着他的战友们,在这里指挥工农子弟兵和蒋家国民军打了23起战役,其中包括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最后他们用胜利向世界表明了自己的强大。

  他们是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等等,还有无数能叫上名字来和叫不上名字来的人。

  当年西柏坡的中共中央驻地,是一处处独立的院落,那是从村民手里借来的房子,对外称为“工人劳动大学“。领袖们分散住在这些院落里,如同乡亲们一样。如今,在这里沿着清净的干土路,寻访一个个农家小院,在浓郁乡土气息里,可以感到领袖们的音容笑貌,感受到许多亲切。仿佛可以看到那些穿着灰布衣的农家战士,穿梭于各个院落之间,传送电文,报告情况;能够在作战室滴滴答答的发报声里,看到地图前一个个神色凝重的面孔,体察到战争的紧张气氛;好像看到毛泽东那彻夜通明的窗口,如新中国的黎明曙光,为中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感受到那一群浴血奋斗的无产者,在迎接一个新社会诞生前,忍耐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西柏坡中央作战室,在这44平方米的农家北屋,墙上的老地图照旧挂着,上面红色铅笔留下的箭头依然还在,桌上的毛笔、电话、电台好似刚刚用过。毛泽东等人在这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们不曾到前线战场指挥,而是在这用一封封密电演绎了三大战役。解说员介绍说,仅毛泽东亲自起草的电报就有190多封。毛泽东不发枪,不发炮,仅仅发电报就打败了蒋介石。

  看到这些,想起了前不久去过的浙江溪口雪窦山,在妙高台的底层作战室里,看到了蒋介石在当年下野居住的地方,是如何指挥淮海战役的。那里,也布置着当年的地图和电台,好像也有战争的紧张气氛,不过那已经成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诠释了。据说这位黄埔军校的校长,在背后指挥完淮海战役之后,看大势不妙,就下海去了台湾岛,再也不复归来。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近代中国的风云人物。可是,举着孙中山大旗、拥有先进装备、受过良好训练的三军统帅,却败在一个令他不足挂齿的农家小弟手里,其内在的寓意实在值得深思。

  红色西柏坡,还是谋划建设新中国的地方。从韶山冲走出来的这位领袖,不满足打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战役,而且设想并实践着建设一个替代封建社会,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社会形态,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了探讨实现这个的伟大构想,在西柏坡那个将食堂临时改用的会场,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次全会。23个代表着全党的英雄豪杰,依次上台阐述了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为新中国勾画美丽的蓝图,把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写进了历史。

  

  今天看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实际。他没有讲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讲社会主义社会,而是把中国革命成功后的社会形态定位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这确实需要伟大政治家的眼光和气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这一步,无论是构想还是实践,毛泽东走得相当精彩,如今回顾起来,依然是毛泽东思想中非常精彩的一笔。在关系全中国发展的问题上,尽管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精明见解,但在这个大局的把握上,没有人能和他媲美。

  可惜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太短了,在经济尚不发达、对社会认识尚不透彻的情形下,就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并且用理想化的主观意志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由此带来了许多超越现实的弊端,后来不得不重新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引发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讨。

  西柏坡是红色圣地,毛泽东和他领导的党,领导的军队,最辉煌的时候在此,最清醒的时候也在此。在革命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毛泽东谆谆告戒全党:“请同志们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一个伟大革命家的目光和胸怀。他把进京当作一次赶考,看是不是能够经受住执政的考验,保持革命的本色。

  在西柏坡追忆历史,不是为了弄清那一段具体情形,而是要学习毛泽东一代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习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两个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的发展,类似于武装暴动、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等经典的革命形式已经失去了历史环境,但是那种探索和实践精神,永远值得发扬光大。

   [编辑:龙文娟]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西柏坡  河北  游记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