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游记攻略频道 > 游记攻略 > 感悟一路唐诗到石梁 千年史书道悠长

感悟一路唐诗到石梁 千年史书道悠长

2010-6-29 10:26:49   网友评论来源:天台山旅游网  
   复制链接 |   

  “唐诗之路”,经过众多学者的发掘、考察和论证,已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认可,但重点多放在新昌县那一段,有“剡溪——唐诗之路”的说法。其实这条诗路的目的地和最精华的部分都是在天台山。对此作点简略的述说。

  群星既荟萃,兴会更无前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天台山地处海隅,“所立冥奥,其路幽迥”,因此尽管它是“山岳之神秀者”,还是“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是佚名《图像》和东晋孙绰的《天台山赋》,第一次把台岳高品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昭示于世;是南朝宋元嘉六年(429)秋,诗人谢灵运率领数百人从始宁县(县治在今三界)南山出发,伐山开道,构通了越台旅游线。其后,人们在陆路之外,又发现了一条不必迂回百里而可以顺抵天台山的“捷径”。
  唐代诗人们来到江南,大多是乘船走水路……即从淮地的扬州经运河南下,渡钱塘江,从西兴进入浙东,再沿剡溪溯流而上,登上天台的石梁。有的还从临海出海,作为浙江之行的终点。其中剡溪上游,路经黄坛、五马、上海、慈圣,在与大兴坑相接的石梁,登上华顶峰。从新昌到天台慈圣,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可以通竹筏、木排。古时植被繁茂,那里的航道一定更为通畅。从孟浩然《舟中晓望》“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中,不难看出走的正是一条“越中——剡溪——石桥”的水道。

  据竺岳兵先生统计,有唐一代400多位诗人游历栖居于此,接近收载于《全唐诗》2200余位诗人总数的1/5。当时浙东面积仅全国的1/750,却有这么多诗人遨游吟唱,确实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文化现象。

  在这些诗人中,既有像青年就入台越、游冶忘归达四年之久的杜甫,和四入浙江、三至越中、二登台岳的李白这样的超级巨星,也有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这样的大家,还有“初唐四杰”、“中唐三俊”、“晚唐三罗”等名家。他们或溯流而上,或顺水而归,或壮游,或宦游,载酒扬帆,击节高歌,也有终隐于此的,还有60多位本籍骚人,无不尽情赞咏浙东风光,留下了大量的诗篇。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唐诗中的浙东,范围指浦阳江流域以东,括苍山脉以北,东海以西这一区域,会稽、四明、大盘、天台四山横亘其间,总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仅为全国的0.13%。

  以全国之大,却有那么多的诗人特别垂青于浙东弹丸之地,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是,这里有着独特而巨大的区域文化优势。

  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种下了唐诗之路的基因;生动有趣的舜禹传说,各种仙话故事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六朝时期南北文化交融,浙江成为人文渊薮;谢灵运寻胜问幽,首创山水诗,为后世所仰慕。尤其是天台山,以其文化积淀之深厚而被视为“佛宗仙源,文物之邦”。

  剡溪发源于天台华顶山,夙有“溪连嵊水兴何尽,路转仙源人自迷”之说;三茅溪作为发源于大盘山的始丰溪支流,则因为汉三茅真君留连于此而得名,脍灸人口的剡县刘晨、阮肇入天台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因此,自剡入台自古就有一条“仙源之路”,沿途有一系列道教洞天福地:沃州、天姥、赤城、桐柏金庭、司马悔山、灵墟等。汉末葛玄登台山而开拓“仙山”,成为道教符箓派之祖,侄孙葛洪继之,魏夫人创上清派,至唐睿宗为司马随祯建桐柏宫,开道教南宗祖庭之先声,祈仙修道者摩肩接踵而来。

  佛教,早在东汉就传入天台山。东晋时昙猷开拓天台“佛国”,石梁方广成为五百罗汉道场。陈隋之际,智者入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被尊为“东土小释迦”。至唐中叶,遗则盛传牛头禅,创佛窟学;普岸弘扬临济宗,建万年寺。天台寺观棋布、仙释睦居;“千僧万道”,成为浙东宗教中心,中外信士礼拜驻锡者络绎不绝。姜光斗《论唐代浙东的僧诗》中所举17位名僧居住过国清寺和信仰天台宗教义的约占一半,禅宗诗僧天然、法常等,都曾居天台,寒山子居天台寒石山七十年,与国清寺丰干、拾得诗偈往来,更传为吟坛佳话。

  天台也是儒官文士的栖居之地。东吴太常高察隐居天台山麓,南齐顾欢在此开馆授徒,留下了察岭和读书堂遗址、欢岙等系列地名。白居易《沃州山禅院记》列举戴逵、孙绰、王羲之等18位高士名人,他们中间很多人到过天台。王羲之还从天台白云先生学书,留下了黄经洞、墨池遗址和《书诀》;他和支遁、许询遨游九峰传为美谈,也成为台岳三教合一的缩影。

  唐王朝博大宽容,形成了思想信仰比较自由的空气。天台山儒道释文化积淀都十分深厚,又有多姿多彩、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对于儒官、高道、名僧有着强烈的亲和力、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它会与越山剡溪一样成为“唐诗之路”的载体,成为诗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李白的“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诗句正说出了诗人们的心声。 

【分页导航】
   [编辑:刘芳]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云台山景区  游记攻略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