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幅锦屏画,台岳最奇丽
如果把浙江唐诗之路比作一张张锦绣屏风,天台山是最奇丽的一块;如果把它比作一曲完整的交响乐,台岳则是其中最华彩的乐章。
据笔者粗略统计,唐人写天台山诗有数百首之多,拙作《天台山诗词曲赋选注》(团结出版社,1994年)收录了87首,包括天台山、石桥、佛陇、国清、桃源、桐柏、琼台、华顶、赤城和寒石山等,即今天台山13个景区中的8个景区,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精华部分。邹志芳先生的《浙江唐诗之路》,全书41个景点207首诗,其中涉及天台山的有13个景点55首诗。涉及剡地(含今嵊州、新昌)的为8个景点41首诗。吕济琛、潘表球先生的《剡中山水诗选》(浙江摄影出版社)则收入剡中、石城、天姥的唐诗25首。二书中的桃源选诗与拙作基本相同。
李白、孟浩然是二位到天台、剡县的有代表性的山水诗大家。我们不妨以李白歌中出现的台剡地名统计,作点比较。剡县方面,包括天姥4例、诗句也有1例在内,有关地名共17例,诗名3例,共20例。天台方面,包括华顶、石桥、赤城、国清的地名30例,诗名也有2例,共32例。再以孟浩然开元十八年(730)秋的浙东之旅为例,有关天台地名14例,诗名5例,还不包括族谱中一首写孟湖的七律;而剡县仅2例,均在诗题中。
上述两种统计,当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它至少表明:唐代诗人尤其是大家,对台岳主要景点游访殆遍,剡地则有几处阙如。值得注意的是东晋孙绰的赋赞和诗仙李白吟诵的重点景物,如石桥、仙都、赤城、华顶、国清、天姥,也正是众多的唐诗题咏。这体现了英雄所见略同和文化的传承性。
孙赋以“跨穹窿之悬蹬,临万丈之绝冥;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描绘举世罕见的天生桥。唐人同样神往之至,以“远登临海桥,横此莓苔石”(韦应物)、“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宋之问)自豪,描绘“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李白)、“瀑布千丈流,如铺链一条”(寒山)的壮观,贵为皇帝的李隆基也要神游撰铭,令王公大臣张说等奉和凑个热闹甚至连桥畔琪树和古松也为诗画家所瞩目:“海上仙山属使君,石桥琪树古来闻。他时画出白团扇,乞取天台一片云”(皎然《送邢台州济》)、“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第三株”(景云《画松》)。
李白的千古绝唱《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意旨和是否有实境依据,历来众说纷纭。有的把新昌的莲花峰当作天姥山,竖起“梦游处”之碑,被王季思、方苞所讥嘲。新版《新昌县志》提出天姥位于新昌与天台两县交界的岗陇高地上,不主一峰之说。1988年,我与新闻、旅游界同仁根据唐代徐灵府《天台山记》所载“自天台山西北有一峰,孤秀迥拔,与天台(华顶)相对,曰天姥峰,下临剡县路,仰望宛在天表”(《明一统志》取此说法),经过实地考察,撰写了《一石解千古之迹,天姥倚万马之渡——天姥山得名漫议》的文章,认为天姥山即因天台毛里湾村外那尊雍容华贵的天然女神石像而得名,天姥岩所在的峡谷的神奇景观正是李白“梦游”想像的现实基础。此说一出,中央和省市媒体竞相报导,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算是“唐诗之路”的一个热点。
对台岳的“峻极之状,嘉祥之美”,孙赋早有“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的极赞。唐代诗人同样有“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杜甫)、“雄雄镇世界,天台名独超”(寒山)的品评。上世纪80年代,天台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初,浙江省旅游局组织专家和旅行社老总考察浙东唐诗之路,大家普遍认为:天台山国清寺与石梁飞瀑是此次浙东之行景观的最精华部分,“若推销浙东唐诗之路旅行线,这里是最高潮,客人肯定会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