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碑亭,前面便是轩辕庙正殿。正殿两边,各有一株高大挺拔的古柏,被称之为“汉武挂甲柏”。柏书左侧立有一石碑,上刻“中华魂”。轩辕庙的人文初祖大殿是庙院的主体建筑,最早建于明代。大殿正中,在木质壁龛内供放着一尊轩辕黄帝浮雕像,这是以东汉武梁祠的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放大复制的。
拜过轩辕庙,随后又去拜谒黄帝陵。黄帝陵在桥山山顶正中,坐北朝南,高三四米,方圆200平方米。距考证,黄帝陵墓封土于秦代,唐代以后陵墓有所加大,但基本面貌一直维持至今天这样。陵墓掩藏在茂密的千年古柏密林中,到处弥漫着古朴庄重的气氛。陵前有一处祭亭,里面供奉着许多供品,几处香炉烟火缭绕。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思表白这是黄帝驭龙升天之处。祭亭中有一高大石碑,有四米多高,上刻“黄帝陵”三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1958年5月题写的。亭柱上有一幅楹联:“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表达着人们对黄帝的敬仰和尊重。
黄帝时代是原始社会文明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对形成社会积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奠定了经济、文化、科技及政治基础。如今人们心目中的黄帝,不再是一个帝王,也不是什么事物的创造者,而是一种精神,是开创文明、创造未来的力量源泉。把黄帝称之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不是拘泥于血统之上,而是基于民族文化的创造、继承和发展之中。
人类文明是各民族在漫长岁月里不断创造和升华的,不能归功于某个人的功劳,但也不可否认先进人物和思想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和贡献。祭奠黄帝,还是要继承和发扬不断向文明进步的精神,就如系在纪念牌黄绸带上的那行红字:祭我始祖,爱我国家,富我人们,兴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