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山溶洞,位于素有“中国温泉之乡”之称的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离市区25公里。该洞于1993年3月13日和同年的4月17日分别发现一号女性头骨和二号男性头骨,据专家考证两具头骨距今已有58—62万年,是江南迄今发现的唯一完整的且和北京周口店属同一时期的古猿人活动遗址。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演化迁徙和分布,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该景点裂隙式溶洞内的飞天瀑布为溶洞之绝;洞内红白双色的钟乳石为世界罕见。其形态各异、发育成熟。为南京近郊最具特色的溶洞景观。国旅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3月底投资500多万元对该景点进行整改。不仅对原景区内的景点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还根据溶洞的有利条件建造了“竹林休闲区”、“古猿人遗址展示区”、“猿人游戏区”和“猿人祭祀广场”。使汤山溶洞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集返朴归真、学习、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该景区溶于汤山温泉休闲文化旅游区之中、成为南京东郊休闲、修学旅游景区的一个亮点!
汤山猿人洞景区可分为六大块,分别为入口处石壁雕泉景观、山脚下的古人类石刻园、古人类史料陈列馆、遗址洞口山崖猿人雕刻景观、天然溶洞景观、竹园休闲区。在整个景区内,随处可见茅屋、石器、巢居屋、穴居屋等石器时代建筑小品。
葫芦洞
此洞是在1990年开山时发现,1993年3月13日上午,挖土农民在葫芦洞南侧下方的小洞挖掘时,发现一具男猿人骨化石,同年4月17日,在相邻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具女猿人的颅骨化石,还发现大量中国鬣狗、梅氏犀、水牛、葛氏斑鹿等大型北方动物的古代石,这轰动了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界,被誉为当时(93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一时间汤山成了科学家云集之地。
葫芦洞是汤山溶洞中较大的溶洞,也是瑰丽、神奇的溶洞。它是1990年3月,采石工人在雷公洞东南面约150米处的山崖上采石时发现的。洞体全长近70米,平均宽度25米左右,面积约为I800平方米。因其前后两大洞厅连袂而生,两头较大,中间较窄,状似葫芦故名“葫芦洞”。
葫芦洞与近旁的雷公洞的洞体形状、景观形态截然不同。它豁然开朗、高大宽广,普遍高度达10米,最高处近20米,宛如两座相通的穹窿状的地下宫殿。洞壁呈乳白、朱红、米黄、绎紫诸色,如五彩斑斓的彩绘。游人借助洞内灯光,可见到千姿百态、珠光宝气的钟乳、石幔、石笋、石柱、石锥、石鞭、石花,其中后厅朱红色的石幔,为国内溶洞所罕见。
该洞被发现时,除了在悬崖峭壁上采石炸山一个仅容一个人身体通过的小洞口外,别无进出处。那么它原来有没有洞口呢?关于此,有一段值得回忆的科考往事。当年参加第一批入洞考察的有科学工作者、当地干部和新闻记者。他们是在采石工人的帮助下吊着绳子冒险下到近20米深的洞底的。“这洞原来有没有洞口呢?”入洞不久便有人提问道。“有,一定有!要不洞内哪来这么多动物化石呢?”科学工作者肯定地回答。“那么,洞口在哪里呢?”又一个声音在黑暗中紧迫不舍地问。借助灯光,科学工作者指着洞内高如小山一般的“堆积物”分析说:一般来说洞口应当就在这“堆积物”的顶部一带,后来被泥石流(泥石流进入洞内形成堆积物)封死了。科学工作者的这一判断,很快就得到应验,开发溶洞的民工们在“堆积物”的顶部只开挖了三四米的距离,就打出了洞口。这“洞口”是耐人寻味的:今天,它是游人们游罢葫芦洞后的出口;昨天,它是“南京猿人”及各类动物的人口……
雷公洞
相传汤山地区每逢打雷时,此洞就发出“轰轰轰”震耳欲聋之声,古人不知道发自何处,很害怕,以为是雷神住此洞中,巨响是它发怒时吼声,于是当地人迷信地称此山为“雷公山”,并建“雷公庙”以祭祀,供奉它。希望它为汤山造福。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该洞是寒武纪以来受扬子准台地构造活动形成的喀斯特化山地,所谓巨响是打雷时山体发出的回声。
雷公洞是个裂隙式溶洞,是1984年发现,它主要是石灰石和白云岩的石炭酸类岩石,经过长期的雨水作用,形成“串珠状”倾斜由下向上分布在岩体内,在地质学上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称之为“典型的活教材”。
门票
25元
交通
乘车
1、南京车站,乘坐中北巴士南汤线到汤山溶洞站下;
2、江宁金宝市场,乘坐新城巴士金汤线到汤山溶洞站下;
3、坐123路,到汤山溶洞站下。123路的起点不在城区,需要在城里乘坐55路连接。
景点地址
江苏南京东郊汤山镇古泉村宁杭公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