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寺位于谷寺位于钟山东麓。是南京钟山风景区的一部分。南京钟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有:中山陵景区、灵谷寺景区、明孝陵景区、梅花山景区等。到了南京这些是必游之地。从中山陵出来,坐景区的小游览车,很快就到了灵谷寺景区。
灵谷寺景区是一个由寺庙、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习惯于称它为灵谷寺。灵谷寺地处钟山东南麓,是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最初它不在这个位置,是朱元璋修陵时才把它迁到此处。当时寺庙的规模宏大,朱元璋曾御笔提额“第一禅林”。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剩无梁殿幸存。到清同治年间又重修灵谷寺,但规模已远不及当年了。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有如人间仙境。
1978年时我来过灵谷寺,也可能是文革的原因那里没有和尚,我们都是当文物古迹观赏,也不用买什么票。那时屋宇年久失修,泥胎灰头土脸,却显其古朴稀罕。现在灵谷寺需要买票,票价不菲。倒是把门面修的光鲜,佛爷也披红挂绿,反让人没兴趣。周围还有些店铺,似乎是庙产?卖所谓的佛家七宝,其实就是金银首饰之类的东西,加上点儿佛家说法而已,现如今比比皆是,司空见惯。
红山门是灵谷公园的大门,是三十年代重建的仿古建筑,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个大字。红山门对面不远处是放生池----“万工池”,呈月牙形,周围林木参天,风景独好。
灵谷寺景区最著名的景点是无梁殿。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原称无量殿,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该殿建成于明初,从殿基到屋顶,全部用砖砌成,无木无钉也无梁椽,故俗称无梁殿。其建筑年代之久远、气势之宏伟、结构之坚固堪称国内同类建筑之最。这座殿是砖石拱形结构,但从外部看和古代传统建筑差不多。待进入殿内,所有的厅堂都是拱顶,可以发现内部各个空间的拱顶相互连接的非常巧妙,圆滑自然的找不到一点缺陷。可以想见其设计和施工的难度之大。
无梁殿及周边的原灵谷寺遗址,在1928年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改造为北伐革命牺牲将士公墓,无梁殿内被改为祭堂,祭堂四周嵌有 110块青石碑,镌刻北伐阵亡将士姓名共33224人。据介绍,这些只是抽签决定的人数,实际更多的人没机会刻名。说明任何战争都是残酷的。无梁殿内的原有佛龛也改造为祭坛。
殿后有一片半圆形草坪,草坪正中花坛中,种有一棵大桂花树,人称金陵桂花王。这棵桂树,外形规整,树体优美,生机盎然,十分醒目,想必到了秋天,它会开的香飘十里吧。这里是抗日阵亡将士的公墓,墓地北侧墓墙东、西两端各有一碑柱,分别是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为抗日牺牲的将士,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灵谷塔原名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1931年。据介绍是由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两个设计师合作设计的,实在可谓中西合璧。塔高60米,九层八面,是用钢筋水泥和苏州花岗石混合筑成。每层都以兰绿色琉璃瓦作披檐,塔外有走廊,围以石栏,便于游人凭栏观景。塔的中心有一盘旋而上的楼梯,塔内墙壁上均嵌有碑刻,录有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的开学校训等。塔的第九层没有碑刻,是供游人登高远眺周围风景的。着个塔,我32年前就见过,但是还以为是古迹,保护性修成现在的样子,这才知道有这许多背景。
我们一层一层的向上走,到每层的塔外围廊去看看,最后到达塔的顶层。在灵谷塔的第九层外的围廊上,大家凭栏而立,极目远眺整个风景区,只见巍巍钟山似蒙了一层清纱,透出一丝神秘。苍松翠柏绿树汇成了浩瀚林海,多处名胜古迹掩映其间,若隐若现。清风拂过,耳畔仿佛响起阵阵松涛之声。目睹着那流溢的绿色,尽管时值盛夏,心中自感一片清爽,身心无比愉悦舒爽。下来时,我们特地数了一下旋转楼梯的台阶共252级。
离开灵谷塔,来到宝公塔和三绝碑。宝公是个神话了的和尚,也叫志公,其实塔就是和尚的墓。这塔原在明孝陵开建时被从那里移到这边,后来又因建造阵亡将士公墓又被迁到现址。可惜的是,塔前的嵌着的三绝碑是个古迹,碑上刻有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宝志像、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像赞,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由于屡经战争劫难,现在碑文已难以辨认了。
经过一片茂密的桂花树林,我们来到志公殿。志公殿建于 1934年,殿内供奉志公像,所以也称像堂。现为工艺品销售部。志公殿前的地上有一块叉形铸铁,名“飞来剪”,又名“双铁镇”。明初建灵谷寺,飞来剪是用来举重提物的工具,古人利用杠杆原理,以飞来剪作为杠杆的一端,将建筑材料提举到所需的地方。
夜色降临,我们还有许多地方没有浏览,如八功德水、“灵谷深松”碑、邓演达墓、谭延闿墓等名人墓葬和古迹。因只一天时间,无法都走到了。不过没关系,下次来还有新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