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游记攻略频道 > 游记攻略 > 赏四大名园之留园 | 苏州留园游记

赏四大名园之留园 | 苏州留园游记

2014-5-9 13:37:53    网友评论 风景网  
   复制链接 |   

  留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去了苏州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美景了。

  留园门口熙熙攘攘的挤满了人,旅游团一个接一个从小小的门口涌进去。几乎每一个景点都挤满了人。入园后避开人群,径自往东,过“无仙峰馆”,进东南角的“东山丝竹”。大概缺乏标志性景点,旅游团队都避开了,所以人影稀疏,相对十分幽静。精心铺砌的石径,精心营造的太湖石和绿树、青竹,相映成趣,精巧而雅致。

  出小园,进“林泉耆硕之馆”。据说建于清代,前厅有状景的木刻,上悬篆体馆名。后厅陈列了红木桌椅,正中悬有“奇石寿太古”的匾额。馆分前后,为的是男女内外有别。

  馆正对“冠云峰”。冠云峰其实是一块修长的太湖奇石,高6.5米,集中了宋代画家米芾评述太湖石“瘦、皱、漏、透”的所有特点。在游人的喧闹声中,静观良久,但觉奇美,却未能解开一个“透”字。“冠云峰”名列三大奇石,另外两块分别在杭州和上海的豫园。

  石后有“冠云楼”,据说藏有远古化石,未遑一观。

  绕石半周,过一小园,进“又一村”。

  “又一村”陈列了各种盆景。只可惜西人只知Bonsai,却不知Penjing。盆景园西南侧有一小丘,上有二亭,都很小,却有嘹亮的名字,只记得其中一个叫“舒啸亭”。高树响着风声,大概就是“舒啸”吧,不知能不能涤荡心里的郁气。

  过小丘,有一条小渠,直通墙外。小渠北端有一阁,内有牌匾,上书“活泼泼地”,倒是生动无比。难得游人罕至,四周一片清静。阁的边窗为八边形,中间嵌了块玻璃,映了风景,别有天地。

  循回廊,步出小门,眼前豁然一亮。原来是“涵碧山房”。

  山房命名用朱熹诗句“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的意境,匾额也特别,为“片雅爿臻”。山房山房面北临水,水池里游弋着各色鲤鱼,优哉游哉的。紧挨着东侧为“绿荫亭”,亭后有“花步小筑”的一瓣小景,不难想象主人于谦逊中流露出的矜持。水池西岸为“闻木樨香亭”,似无特别可取之处。山房对岸假山上有一亭,名“可亭”,也是意境幽远。据说,一园三亭一房,东南西北,尽揽春夏秋冬。“秋”“冬”间据说已经有三百余岁的古树,池中小亭(濠濮亭),水边幽馆(清风池馆),以及东北隅的小阁(远翠阁),似乎都被忽视了。

  从小园东北角出回廊,再入“五仙峰馆”。据说属明代建筑,风格与清代不同。似乎也有前后厅之分,相对更小些。馆南对着太湖石假山,连成五仙峰。

  入园时探得五点半关门,但到了五点半,又进来一个旅游团。自己索性按照门票上推荐的旅游路线,不即不离地跟着旅游团,重游了一遍。这时“五仙峰馆”和“林泉耆硕之馆”已经闭馆,旅游团便去了东南小园,自己一个人重至冠云峰。阴沉了一天的天空,于傍晚时分居然出现几片亮光,更显得奇石诡谲、不可捉摸。西侧小亭,内有一横额,上书“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该不是代石而言吧?

  后来再尾随旅游团,进“又一村”,绕回“涵碧山房”,然后出园。居然是最后一个出园。出园时已经六点许。

【分页导航】
   [编辑:聂天歌]
查看更多评论>>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来源:风景网,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