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游记攻略频道 > 游记攻略 > 走进梦里的桂林 体验瑶寨的风情和魅力

走进梦里的桂林 体验瑶寨的风情和魅力

2012-7-3 3:39:58    网友评论 风景网  
   复制链接 |   

  没想到,桂林是这样的诗情画意。 

图片来源:昵图网

  一下飞机,夜色中还摸不着南北,就发觉自己已经被桂林的山水所“夹峙”。那呈“山”字形的候机大厅和广场上“水”形的大型雕塑,遥相呼应,似乎给初来乍到的人提个醒:你已经被包围在山山水水之中了。

  车驶入市区。一股淡淡木郁香气悠悠地飘来,满鼻满脸的。一问,才知是路边的桂树和樟树的味道,转瞬间,就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了一份莫名的亲切感,于是,迫不及待地想走近它,去了解它——这座有着诗一般意境的城市——桂林。

  漓江,可谓是桂林山水的一个荟萃之地。几十年来,它的名字早已伴随着世界上8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的到访而扬名海内外了。 

  从磨盘山码头到杨朔,80多公里的水路,需四个多钟头。原以为时间太长,呆在船上会很腻,可真正置身其中,夹岸的奇异风光又令你在惊叹之余,感慨时间的无情和匆匆!那些体态婀娜的峰峦、那些藏典纳古的山峰,在蝉翼般簿雾中时隐时现,惹得你一路上云里、雾里、浮想联翩…… 

图片来源:昵图网

  最爱临江峭壁上的父子岩,一大一小的两块岩石,微微地侧着身,就那么突兀耸立着,好像分手时的诀别:纵有千言万语,无语话凝噎。也爱此处的江水,那么知情知性,没有半点的喧哗,缓缓地从岩下流过,不愿惊动这对衷情默默的父子…… 

  桂林的山不高,但都那么小巧玲珑,尽可一览无余。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把其比作“碧莲玉笋”,可称得上再贴切不过了。

  为了突显桂林的山之美态,桂林市区内,见不到什么高楼大厦。而每年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却纷至沓来,都想在这里捡拾一份“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轻松心境。据说几年前,桂林的杨朔县就滋生了一条“使馆街”,许多的老外,在那里安营扎寨,反客为主,让路过此地的游客见了,也免不了心生几许妒忌!
  驶入滩多水急的杨堤,就仿佛是步入了幽谷仙境。

  一会儿,山谷中云雾迷漫,高低散落的峰尖山峦,浮在薄薄雾霭上,若即若离,好像神秘的琼州列岛;一会儿,云开雾散,青山裸绿,竹岸花明。承传起伏中,竟是这样的大起大落,让人看了,半晌缓不过神来…… 

  当然,最能引起大家谈兴的则是“九马画山”。高约百余米的硕大石壁,迎江而立。绝壁上,全是石质文采、层次分明;岩面上,或明或暗的线条,纵横交错而又古色斑斓;仔细辨认,隐隐绰绰的骏马,有的昂首嘶鸣,有的疾驰飞舞,好似天然画屏,气势浑然,美不胜收。

  更让大家感兴趣的是,民间流传的《看马郎》歌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又传言,当年周总理和陈老总相携游漓江,总理看出了九匹,陈老总认出了七匹。惹得船上的游客都蜂拥至甲板上,一试自己的火眼金星。

  中午时分,船驶入杨朔境内。

  听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杨朔山水甲桂林。”船至此,果然名不虚传。

  一进兴坪,只见群峰罗列,奇峰层叠。有的看上去像各种姿态的人物,有的好似珍禽怪兽,有的如同奇花异果,有的宛若碧玉莲花。它们就那样一个挨一个,一丛接一丛,临江屏立着,如千峰竞秀,妙趣横生。

  最富有情趣的,则是仰卧在山尖的“罗汉”,挺肚酣笑,一派怡然自得的样子。而紧挨其边的“僧尼峰”,一个“和尚”,一个“尼姑”,脸对着脸,四目婆娑,相拥无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漓江打造得如此神奇。置身其中,又怎能不让人发出由衷的感慨:“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呢! 

  神秘莫测桂洞游 

  有人说,桂林的山皆空。是否真有此事,也无从考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岩洞被挖掘出来。这让来桂林的人又多了一份寻古探幽的乐趣。

  银子岩位于荔浦县内,99年才对外正式开放。

  洞口不大,极深,内壁和石阶都是湿漉漉的,且不太规则,因而也少了不少老岩洞人工斧削的痕迹。洞内悬坠的石笋、石幔,拨地而立的石竹、石花,都亮晶晶的、白花花的,在色灯的照耀下,让人有些炫目。而岩洞的整体布局,看上去有点宜兴“善卷洞”的味道,只是上上下下,规格上大了那么一圈。而我更钟情洞外的田园春色:亭台、楼阁点缀在绿油油的稻田上,青山、绿水环伺其间,非常地恬淡与静谧。

  许多人爬叠彩山,都是为了登山览胜,观赏桂林的全貌。殊不知,叠彩山上的“凤洞”里,却有着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凤洞”并不幽深,整个洞很像一只葫芦,中间狭小,两头宽敞。许多人走到中间狭窄处,都会稍作停留,感受这里徐徐的“大”风。我想,“凤洞”该是由此而得名的。 “凤洞”里至今保存着唐、宋、明、清历代文人的诗文、题咏等石刻碑记230多件,还有唐宋时代摩崖造像19龛,大小共80尊,均属文化遗产,艺术价值很高。因此,称“风洞”为一座珍藏古代石刻艺术的宝库,实在也不为过。 

  漓江边上的冠岩,早已同徐霞客的游记一起闻名遐迩了。乘有轨滑车滑入岩洞,就会发现洞内非常宽敞,如宫殿一般。与一般岩洞不同的是,冠岩的前后岩壁上都透着光,少了一些岩洞固有的深邃与神秘。另外,岩洞内的观光电梯、电动火车、游艇等设施,似乎有点画蛇添足,让游岩洞的人少了不少寻幽的乐趣。倘若徐霞客当年不是乘筏而入,不是摸索着行进,他还能有那样的体验和感受吗?

  “银水侗寨”唱“大歌” 

  能够亲临少数民族的栖居地——山寨作客,是我久已神往的。而此次能够成行,实属意料之外,更让我平添了一份惊喜。

  一大早,我们驱车赶往地处湘桂边陲的龙胜县城,它是龙胜自治县首府所在地。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蛰伏在深山里的县城,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落伍,确切地说,比内地许多县城繁华得多:那些错落有致的新式建筑,依山而建;而雕梁飞檐的明清老屋,却又古色古香;沿街小超市的货架上堆放着可乐和汉堡,“音响”店里传来人来的是Jose’Carreras的歌声…… 

  据说,四十年代日军侵占桂林,大量商人及难民的拥入,使得山城骤然的繁华,当然桂穗公路的畅通也是功不可没的。 

  在距龙胜县西面1.5公里处,有一座大型水电站,而水电站库区边上有一个被绿树掩映的山寨,就是我们首先要拜访的“银水侗寨”。

  侗寨座落在半山腰。要进寨,先要穿过山下的一座独具风格的“风雨桥”。“风雨桥”的造型非常奇特,它集桥、亭、廊三位于一体,由那种墩实的木头铺就而成。我猜测,它所起的大概是个寨门的作用吧。 

  上山的路不宽,却是由干干净净的青石板铺就的,让人一看就非常喜欢。循着那银铃般的水声拾阶而上,不久就能寻到寨中央那座侗家标志性建筑——鼓楼。鼓楼的前方配有一块不大的岩坪,两侧是飞坠的瀑布。“银水侗寨”因此而得名。 

  出来迎接我们的是“银水侗寨”第一百零一代世袭寨主——吴金敏。别看他个子不高,布鞋、长衫的,他可是远近闻名、拥有“硕士”头衔的“新一代”寨主。86年他率侗家阿哥阿妹,走出国门,一举摘得巴黎世界民歌大赛的金奖;由他作词谱曲的《阿妹开门》、《吊脚楼》在国内的民歌舞台上,也屡获殊荣。更让他引以自豪的是:今天,“银水侗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三百元跃升到如今的二千元。这不能不让我们对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文化”寨主刮目相看了。 

  当然,在林木葱郁的山谷中,能够亲耳聆听“侗家大歌”,也算饱了我们的耳福。这种多声部、无伴奏的演唱,在我国56个民族中,唯侗族独有。那清亮、蜿转的“蝉鸣”声,好似来自远方的天簌之音;而《阿妹开门》的诙谐、《吊脚楼》的忧伤,又让我们沉浸在一种久违了的浪漫和真情的氛围之中。

  在侗寨,最令人捧腹的还是那场别开生面的“侗寨婚礼”。

  据说,侗家人对嫁女非常重视。当一个女孩子降生后,她的家人就开始为其腌制酸菜,一年一坛,待姑娘出嫁时,娘家的舅舅就把一坛坛酸菜搬出来,供来客分享。好在侗家女孩出嫁较早,否则,这么多坛子,该有多大的地方才能摆得下呢? “咚……咚……”,密急的锣鼓声响起来了,一对新人出场了。只见“新郎”头裹红布条,腰缠红腰带,紧随其后的“新娘”手执花伞,笑意盈盈。不知什么时候,“新郎”的脸上被人涂抹得一道一道的黑,据称,这是侗家向人示爱的一种习俗。更让众人吃惊的是,从不懂侗语的“新郎”竟然与侗家阿妹唱起了“对歌”,“liu 啊 liu,liu 啊 liu……”惹的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下午,我们驱车赶往瑶寨。不知是不是山寨离县城较远,整个寨子显得有些落寞和清幽。当地导游告诉我们,在瑶寨,家里主事的都是女人。所以,车子刚刚停靠在山脚下,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就下山迎候了。在瑶寨的“半山楼”里,大家一边品尝着瑶家的酥油茶,一边欣赏着瑶家姑娘们的即兴表演。虽然在此逗留的时间并不长,但姑娘们的落落大方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相对应的,是那些表情木然、衣着黑衫的男人们,始终离我们远远的,莫不做声…… 

  离别时,我答应一位瑶寨姑娘给她寄张家乡的照片。只想告诉她:瑶寨真的很美。

   [编辑:刘彦伶]
查看更多评论>>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来源:两江四湖景区官方网站,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桂林旅游  瑶寨旅游  避暑游    
相关景区
景区类型:山岳,其他
景区位置:华南地区-广西
景区资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级别:3A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游玩天数:1天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