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顶为东镇沂山主峰,海拔1032米,为此山中心。峰巅为纵斜向石坡,南部朝阳面石岩盘结堆聚,西侧一石中间上部分开,突兀独秀,顾盼自雄,为沂山最高处,小一点立石上镌“极顶”二字,大一点的初看石上又有一石,探头晃脑,细看则是一个整体,镌有盛世豪言“东镇沂山,人世蓬莱”八字。大家纷纷在此留影,我也未能免俗。极顶四望,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心中畅快难言。玉皇顶上石级梯然,上有一阁,当是玉皇阁,拾级而上,上面除一空空的建筑,显得高上加高外,余无足观。王皇阁周边一圈护栏,凭栏纵目,千岩万壑,尽置脚下,远近景物,历历在目,俯仰天地之间,觉天高地阔,风光无限,心旷神怡,胸怀顿宽,畅怀快意,心情好了许多,疲累之感一扫而空。站在亭子里极目四望,心胸顿然开朗,望着远处的大小山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心中油然而生。听人讲,如遇阴雨时节,云雾翻腾,浩瀚无边,当是另一番气象。而今当晴日高照,诸峰景象纵目可见,远处诸山裸露,苍白一片绵延,惟独此山树木葱茏,对比很是明显。玉皇顶东有一凉亭,不大,亭北有一巨石,“探海石”三字映入眼目,原意是指站在此处就能看到东海,有点牵强附会之说,特别遇上这么一群干海洋事的我们,算是遇上了冤家对头,大家议论纷纷,嗤之以鼻。其实悠悠万事,没必要较真,它不过寄托了人们一种情结,一种期望,大多人也在此留影纪念。及至下顶,见四周松林郁郁葱葱,间有槐树成林,只是山高风大,温度偏冷,叶子比之山下,小了很多,花之蓓蕾尚未开放,惟见树下林间绿草繁茂,生机勃勃。顶之西北部有几座铁塔,人为制造,当是现代传媒转播设备,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实是一大败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千古名句,形容玉皇顶恰如其分。在我看来,玉皇顶高峻崔巍,位群山中央,周围十余座山峰环绕,俯首称臣,自高自大,虽比泰山远有不如,但自有一番独具的气象。作为齐鲁第二大山,实无必要弄个“小泰山”之名,招摇过市,显得底气不足。据介绍,当地近年来为开发沂山,发展旅游,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不但重修新建玉皇阁、王母殿、太清洞、天衢门、地德门、望海亭等景点,还凿砌山蹬石阶,镌刻名人题石,广植松柏花木,使自然、人文景观更加和谐,愿它成为潍坊一个著名景点,供人憩息游玩,景胜人旺,一年更比一年好。
游完玉皇顶,大家西行欣然下山。盘山公路虽然陡峭,但经过修建,平整度尚可,小车可上。下山略事休整,吃点东西,然后朝歪头崮进发,一路行行复行行,转弯抹角,浏览山川形胜。一路上大家步履匆匆,有说有笑,指点江山,笑谈逸闻趣事。歪头崮是沂山四大景观之一,景色应数第一。只是据导游说,来回一趟加上原来走过的路程,共走50里山路左右,而我们此时已走约30里左右的山路,疲累自不必说,腰酸腿疼,有的脚底起泡,走起来一瘸一歪,我有幸列入其中,游兴和情绪有点低落。看到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反正来了一趟,那就上吧,此时人的从众心理非常强,要是平常也许就打退堂鼓了。到歪头崮,途经狮子山,远看如卧狮,沟深不可过,故只可远观不可近视。其实狮子山整个形状而言,因看的人看的角度不同而异,途中只有一个地方一个角度隔沟远看,像一头卧睡不醒的狮子,趴在地上打盹,而在其他地方看,则全凭个人臆测,成“四不像”,完全在于观看者不同的心理。继续西行,导游指着山上一处景点说是猪八戒,其实只有山的半山腰处,凸出一石,远看有点看像好吃懒睡的猪鼻子,其余就啥也不象了,有点印象派的味道,反正累了看东西就走眼呗。
歪头崮抬头可见,但陡峭的山道随之而来。我们疲惫之师,拾级而上,开始气喘吁吁,腿肚子一会紧一会软,过一会,每爬一段就顾不得脏累,找个地方一屁股坐下来,大口喘着粗气,此时真正体会了什么叫“上气不接下气”的含义。挺吧,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沂山非为男,经过难以言喻的艰难攀登,我们挥汗如雨,手脚并用,最后终于爬上了挺拔陡峭的的歪头崮。没错,无限风光在险峰,环顾四周,歪头崮的景色是最美的,站在顶上,极目四望,心情如松涛般起伏,大家尽情地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忘记了暂时的疲累。上山途中,有一个景点值得大书一笔,就是“风动石”,其实是在一处峭壁上有一坡度不大的平台,其上有一块近3吨重的大石,约1/4半悬在半空中,我还上前用力推了推,纹丝不动,由于此时无风,也想象不到到底有几级台风才能吹动它。而我在别处也见过类似的“风动石”,比这块强多,起码有似动非动的感觉。
歪头崮由于险要,上下“华山一条路”,而距其他景点又太远,来回步行的话实在太累人。而回程景点的重复,则除了厌烦外,只余一个“累”字了得。此时下山,由于是盘山公路,沿路转弯走太远,中学数学说两点间以直线最近,大家此时有切身体会,不时选择下山直行斜穿抄捷径的路线,在危险和亢奋之中,险象环生,有时惊出一身冷汗,留下了意犹未尽的回味。
按照计划,我们到法云寺集合。等待中,先上附近的悬空桥,我老夫聊发少年狂,疯狂的上下颠动几次。然后乘车去看最后著名的一个景点——百丈崖瀑布,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当年云游天下,途经此地,看到沂山百丈崖处瑞光闪现,遂在此居住修炼,此山洞因而得名“吕祖洞”。然而,听人说这一名胜名不副实,因为天旱无水,现在已是乱石丛生。因为疲累的缘故,我们几个没有上去,但即使拼命上去的人,走至半道,见先行者纷纷返回,大呼上当,因为瀑布无水干涸,惟见石头不见水。呜呼,胜景不再,扼首长叹。
沂山,美丽的山!山高千仞,大者无语,接近它,可以荡涤世俗的心灵,净化城市的喧嚣。此时如我,心无杂念,心纯似水,一切的忧愁烦恼,一概抛到九霄云外,深深陶醉在名山风光和醉人花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