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村
芙蓉村跟其他许多的中国古村落一样,建村都先按风水学进行规划,运用风水堪舆中“象”的思想,按“七星八斗”的格局设计建造。“七星”就是在村中根据天上的星宿取七个点,然后以七点为出发点,左右延伸为街巷,使每个点都成为丁字街巷的交汇点;“八斗”是根据风水堪舆中的“象”选取八点,然后挖掘成水池(俗称“水塘”)。再通过水渠(沟)将水引向水池,以“斗”储水,以“水”克火,能有效防止火灾,同时也便于村民取水、洗涤之用。汲取战乱造成的那场毁灭性灾难的教训,重建芙蓉村家园的思路重在防御抗战。建筑材料大量使用楠溪江中蛮石,蛮石垒砌的墙基和蛮石铺设的道路,构建了村寨的基础,陈虞之抗元战死的壮烈史迹和村寨内战略防御的规划布局,给芙蓉村注入了阳刚之气。然而,这些石头筑起的墙基底下和卵石铺设的小道深处,是浓浓厚厚的古代儒道文化的积淀。当然,七星八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希望芙蓉村的子孙后代人才辈出,犹如天上的星斗一般。
芙蓉村有一条主街,叫如意街(当地村民叫长塘街)。如意街东头连接东门,西头直对芙蓉峰,伸向村中心,村内其他街道的街面都是卵石铺面,唯有如意街的街心用青砖铺地,两边铺以石条,足见其在村寨里的中心地位。如意街是全村最为繁华的地方,是村民闲暇时聚集闲逛的好地方,当地有首民谣说:“天上天堂,地上芙蓉,有吃没吃,长塘街逛逛。”芙蓉村的美丽风情都是沿着如意街展开的。
街东头南侧是一座高约50厘米,长宽各为2米的平台,叫做乐台。是举行仪典时供乐队用的,古时候,每逢节庆日,或迎接达官贵人,便有乐队在此吹吹打打。楠溪江的各村几乎都是以一个宗族聚居而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一般是一村一姓或一姓多村,芙蓉、坦下为陈姓聚居之地。每个宗族各有其自身严格的宗法,还有宗祀建筑祠堂,如意街东头北侧就是有名的陈氏大宗祠。跟整个村落朝向一致,大宗祠也坐西朝东。宗祠前面有一个大院子,前方开有一方小池,叫“相承池”,池的东岸有一照壁,照壁上雕有“八仙乘槎图”。宗祠的主体建筑为七开间,两进建筑,芙蓉的陈氏宗祠没有徽州宗祠的高大张扬,它完全和芙蓉村的大片民居融为一体,不显山不显水。宗祠享堂里供奉着一群身穿南宋官服的男人画像,应该是今人附会著名“十八金带”的吧?我感兴趣的是与享堂相对的大戏台,它向院内凸出,三面开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檐口高,翼角飞扬,戏台有一个质朴的藻井,也许精美的彩绘早已褪色,“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啊,素面朝天的原木本色,反倒有了一种特有的朴实美。戏台台柱上嵌有一幅对联“非实非虚虚中原有实意,是真是假假里演出真情”多少道出了我们人生的真切感受。宗祠旁的古村博物馆的一块“天下第一古村”的题匾尽管有些夸张,但也显示出了芙蓉人的非凡气度和傲气。
走在如意街上,一条清澈的溪流相伴而行。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楠溪江人不但乐山,而且乐水。楠溪江中游的古村落中都有“活水穿村”。芙蓉的水从西北角引入村落,从东南角出村,他们相信“山起西北,水归东南,为天地之势也”。芙蓉的每条街、每条巷子几乎都有沟渠,和街巷网相配的是沟渠网,溪流、绿树、古屋交相辉映,极具江南意趣。楠溪江人对水的保护和利用,不仅是楠溪江先民智慧的象征,充分体现了楠溪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芙蓉池位于如意街中段南侧,由东大门至此,空间豁然开朗,四面民家屋舍环绕着一池碧水。两大一小地水两牛浸泡在池中,只将牛头露出水面,乌黑的大眼注视着来往的行人,两只牛耳不时扑棱两下,显得十分悠闲自得。芙蓉亭建于池中,南北各有石板桥与村路联系,你也许真的很难想象,不是苏杭的园林,而是浙南一个偏僻的山区小村,竟然有这样唯美又极具古典韵味的亭子。这是一座带有阁楼的歇山顶式建筑,亭子飞檐翘角,通透玲珑,真的像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在这样的午后,或坐或躺在亭内四周的美人靠上纳凉、憩歇、聊天,应该是很惬意的。伫立在芙蓉池旁,太阳已经西斜,亭子里闲话的沧桑老人、池子里浮水的淡定老牛、池塘边洗涤的勤快妇女,还有老木门口趴着眯眼小憩的黄狗,石路中央踱步的骄傲公鸡,生活的画卷就这样在我们的眼前慢慢地打开。
芙蓉池的西边长满青苔和杂草的墙头里面就是当年的书院——明伦堂。1990年暮春,油桐花烂漫的时节陈志华教授来到这里,看到了这座保存完好的明代书院,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但考虑秋天就要来测绘了,他连照片都没有拍。不料,离开之后的第五天,一场大火书院就变成一堆灰烬,多年后陈老说起此事依旧耿耿于怀。复原后的书院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杏坛、明伦堂和讲堂。明伦堂后壁中央供奉着孔子的画像。书院的南侧有一院子,有道小门同讲堂相通,满园的茂密修竹青翠欲滴。遥想当年,肯定有顽童忘记了读手中的圣贤书,被后院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所吸引,或许陈虞之就是当年最顽皮,最让先生头疼的一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刺激了楠溪江流域亦耕亦读的耕读文化的形成,而最能体现耕读文化的建筑就是书院。古时候,芙蓉村里采取宗族公产为贫寒学生交学费的方法,为家族培养人才。据《永嘉县志》记载说芙蓉书院“南宋时创建,延请宿儒名师主持。至此‘家重师懦,人尚礼教,弦诵之声,遍于闾里。‘”在这深受宗法制影响的村落里,村民们根深蒂固的的生活理想就是“耕读传家”,耕是生活之本,读是农民攀登社会阶梯的唯一途径。楠溪江古村落的文风很盛,浓厚的文化气息弥漫在山水之间,造就了楠溪江儒雅的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