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印象
夜晚,走在青石板路上,听着自己的脚步声去看中国第一部呈现江南原生态文化的水乡实景演出《四季周庄》,这部进入世博园展演的实景剧让你走进周庄春季的“雨巷”、感受秋天的“丰收”,让悠扬的渔歌声一丝丝地把心熨得柔软。作为江南味道的代表,这《四季周庄》5月20日还将搬到世博园的未来城市广场演出呢,全景体现水乡印象。
TIPS:
车程:从上海出发1小时左右
游程:1天1夜。游周庄最忌匆忙,白天坐船走桥看人家,轻轻松松地逛,才能逛出古镇特色。傍晚在周庄河边吃顿水乡家常菜,晚上看完演出,在河边旅馆过一夜,能真正享受水乡夜晚特有的宁静。
江南海味最鲜美
南通餐餐有鱼的江南味道
味道:令人无比留恋的鲜美
滨江临海的南通有“中国江海鲜都”之称,以汇聚江海美食而闻名。江鲜首推号称长江四鲜的鲥鱼、刀鱼、河豚、鮰鱼,海鲜那就多了去了。南通的美食口号,就是:“江鲜、河鲜、海鲜,天天有鲜;江鱼、河鱼、海鱼,餐餐有鱼。”
美味也疯狂
世博会开幕的时候,南通正好举办江海美食节,正是品尝江南味道的最好时候。
说到美食,不能不提海安县。这个宁静的苏中小城有6000年的文明史,南望长江、东临黄海,城内还有淮河、里下河河网交错。现在海安的招牌菜是河豚。长江野生河豚因有剧毒成为“致命的诱惑”,但是海安的中洋河豚养殖基地凭借获得国家专利的“河豚控毒”技术,养殖出了无毒的河豚,所以在海安是不需要“拼死吃河豚”的。
河豚最经典的吃法是三种,一种是“河豚生鱼片”,吃的是爽滑之鲜;一种是“红烧河豚”,吃的是肥嫩之鲜;一种是“白汁河豚”,吃的是汤汁之鲜。吃刀鱼也有讲究,要连肉带骨,肉清蒸,细腻的鲜;骨炸酥,香脆中回味出鲜。鲥鱼则要“层层递进”,先吃鱼鳞,再吃红肉,最后吃白肉,如此鲜味便也能“逐级加码”,口中自是鲜得“连绵不绝”。
尝过“汹涌”的江鲜,来点“清新”的河鲜吧。坐上海安里下河的农家小船,在水巷河汊中穿行,一路赏赏野花看看芦苇,河鲜就在河边的农庄里。清炒螺蛳、河蚌烧肉、葱烤鲫鱼,再来上一盆小龙虾,每样都是江南河鲜特有的那种丝丝入扣的鲜甜味。
压轴的当然应该是生猛海鲜。从海边渔船上抬出一桌海鲜宴:文蛤、竹蛏、香螺还有一道当地人过年的大菜“蛏干汤”,汤里加上几片青瓜,那种清新的鲜直沁人心脾。这就是江南的“鲜”,纯粹的、细致的,令人无比留恋的。
Tips:
车程:从上海出发2小时30分钟左右
游程:1天半。到达海安差不多正好吃午饭,先去品尝“长江三鲜”。下午游里下河,晚上回到南通市区,夜游濠河。第二天爬著名的狼山。下午回上海。
如果说海南的海美丽如世外仙境,那么浙东的海却是充满十足的生活味道。渔村,渔船、渔网、渔民,最后恋恋不舍的是海鲜美味……
海鲜美味
象山逛一逛渔家古镇
味道:渔家风情最浓郁
喜欢象山的人,应该是在平凡生活里有过那么一点讲究的人,曾在东南亚的白沙滩上欢腾雀跃过,也许还以为自己决不会安于小渔村那种宁静的生活,但忽然有一天开着爱车听着情歌带着家人朋友不抱太多想象地来到象山后,却很容易地找到了家乡一般的自在亲切。这就是渔文化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在象山,渔家生活是一种常态:吃现煮的清淡海鲜,住临海的渔家小屋,在夕阳的余晖中漫步沙滩,简单的旅程中能找到许多被遗忘的时间。天好的时候,到迄今保存完好的石浦古镇散散步,那里的街巷随山势起伏而筑,走走停停,还能望一眼身后的渔港。街巷的两旁,是经过了海风、山雨洗礼的大小店铺——钱庄当铺、烟馆青楼,山珍海味、锦缎丝绸、中药西药等应有尽有,见证了多年的渔港沧桑。深入其中,渔鼓、龙灯、鱼灯、竹根雕、剪纸等我们认为的工艺品其实正是渔家人的日常用品。
当然,去象山吃海鲜也是重要内容之一。白蟹是一定要点的,石浦人餐桌上的“倒笃蟹”就是把膏满脂肥的白蟹倒笃着蒸,鲜味一点都不流失,据说有些吃客连蒸出来的汁水都不放过。另外,清蒸小梅鱼、章跳鱼、杜网鱼、泥鱼、活海鳗、岩蟹、蓝花蟹等每个都令人垂涎,外加一碗鱼滋面,哪怕外面下大雨也心情暴好。
车程:
上海-G15沈海高速(原A4莘奉金高速)-杭浦高速-杭州湾大桥-沈海高速-宁波绕城-甬台温高速,宁海/象山出口下,然后走38省道到象山,再去石浦走80省道。单程300公里左右。车程3小时左右。
游程:
第一天:上海出发,抵达象山游览石浦渔港古镇,走访充满渔味的东门渔村,或者游览以“渔”为主题的中国渔村。吃海鲜大餐。
第二天:到象山影视城看明星拍大片,再到松兰山度假区踏踏沙滩,返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