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十八景的第六景是清水岩,景名“清水仙境”。清水岩在安溪蓬莱山,寺庙建于北宋,至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国家四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自然景观加上人文景观,安溪蓬莱的清水岩,恰似蓬莱仙境。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清水岩因为供奉清水岩祖师,所以锦上添花,名闻遐迩,国内国外香客、游客不怕山深路远,都来朝拜清水祖师,游览蓬莱仙山。台湾从清水岩分炉出去的清水祖师的岩寺有九十八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也有华侨,特别是这溪籍的侨胞捐建、到安溪清水岩祖庙“乞火”分炉的供奉清水祖师的寺院。
闽南地区有三镇人六祖师,在漳州,三坪祖师居首位,在泉州,清水祖师是头一名。
清水祖师俗家姓名叫陈荣祖,出家法号普足,是永春岵山人,诗礼传家,积德行善。陈荣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从小自然也读书,不过他喜欢读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佛经。别人读书是在书房里读,他却老是跑到山里读。每天一早,邻居家的孩子赶牛上山吃草,陈荣祖就带佛经跟去。牧童把牛放开,便去玩耍,他却认真读经文,不参加游戏。孩子们贪玩,玩到太阳下山要回家,却找不到牛了,吓得要哭。陈荣祖年纪最小,他不怕也不急,爬上大石头,坐在上面念经,很奇怪,那些牛就回来了。
六岁时,陈荣祖就出家当和尚,法号普足,后来得到明公禅师的衣钵真传,到处弘扬佛法,化缘来修桥造路,还行医救治百姓。有一年安溪旱灾。他来到蓬莱祈雨,蓬莱就下了大雨,蓬莱人便请他留下来。他看到蓬莱山川奇秀,风景幽雅,泉水清澈,就答应蓬莱人的请求,选中蓬莱山顶张岩这个地方,披荆斩棘,开山拓地,筑路建寺。岩寺建成后,因为这里泉水清清,长流不断,所以把岩寺取名清水岩,人们就称他为清水祖师。
清水祖师五十六岁的时候,端坐蒲团化佛,三日神色不变;祖师就安葬在清水岩后面,藏骨灰的石塔叫做真空塔,俗称祖师墓;人们又用沉香木刻清水祖师的佛像,安放在清水岩的大殿。宋朝的皇帝,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敕赐封号,最后封清水祖师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
因为清水祖师一直受到宋朝皇帝的封赐,因此岩寺一再扩建,最后建成三层九十九间。怎么建九十九间,不多建一间成一百间呢?据说清水岩原来有一个鬼洞,住一百个鬼,经常出没作崇。当时祖叫普足,有一套制鬼术,会制服鬼。他拧着一块包头的方巾,到鬼洞与鬼打赌,说我坐在这条巾上,不管你们出一个还是一百个全上,能把我提起来,我就认输,便不在这里建寺,自己退出山去。那些鬼争先恐后地把头巾又拉又扯,普足法师盘腿坐禅,像落地生根似的钉在地上,一百个鬼齐动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把普足法师提离地面,一百个鬼输给普足法师一人。
普足法师说,你们这么笨!要是贫僧,别说一个,就是你们一百个鬼统统坐上去,我把头巾的四个角揪住,一只手也能将你们提起来。一百个鬼一百张嘴,唧唧啾啾,没一个相信。有的说和尚胡说领先道乱吹牛!有的说头巾这么小,一百个哪挤得上呀?普足法师叫声“大!”那头巾就变成毯子一般大小,再喊一声“大!”那毯子就再变大,一百个鬼子看得很开心,你也跳上去,他也跳上去,一百个鬼子全部跳上那条大头巾里,普足法师大呼一声“变!”巨大的头巾把一百个鬼子裹起来,普足法师抓住头巾四个角,抢起来就摔,一百个鬼子摔死九十五个,跑掉一个,剩下四个没死,从头巾的四角钻出来跪下磕头求饶。
普足法师劝其改恶从善,令四个鬼子去守山门。普足法师建起了清水岩,山门叫清水法门,四个神将就由那四个鬼子来当。普足法师被尊称为清水祖师。一百个鬼被清水祖师制服了九十九个,所以清水岩建到最后完工,算了算,一共是九十九间,差一间一百间。而祖师的主殿,呈“帝”字形,体现了祖师受宋朝皇帝敕封的尊贵身份。主殿建成帝字形的岩寺,全国只有清水岩一处,没有第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