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一个自己都没把柏林摸清的导游在寒风大雾中开始游览柏林,计划是从亚历山大广场(Alexander Platz) 沿着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逛到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地铁口一出来,导游就傻眼了,转着圈儿分不清方向,嘴里念叨着:咦,电视塔的大球儿呢。四下瞄了许久才终于发现由于雾大,电视塔只剩下了烟囱般的底座,大球完全看不见了,如此神奇又有纪念意义的一刻,赶快记录下来,另外附赠有球的电视塔照片一张。(声明,我们没有迷路哦,找到电视塔就找到了路)
亚历山大广场以纪念1805年访问柏林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 I)而命名。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前东德柏林市政当局进行了恢复,成为以前东柏林的市中心广场。电视塔(Fernsehturm)在广场中间,高365米建成于1969年,上面有观光厅和旋转餐厅可俯瞰柏林的市容;电视塔后面是前东柏林的国营饭店,高39层,现在为Forum饭店,顶层设有赌场。红色市政厅(Rotes Rathaus),因墙体成红色而得名,是座新文艺复兴式建筑,建成于1869年,中间的塔高74米;海神喷泉(Neptunbrunnen)建于1891年,中间是海神尼普顿的雕像,周围四个女神雕像分别代表四条大河易北河、奥得河、莱茵河和维斯瓦河;世界钟和世界友谊喷泉是1969年为庆祝东德成立20周年而建。柏林大教堂(Dom)在广场的西面,是座新巴洛克式的圆顶教堂,建于1750年,战后修复。
广场上有一棵圣诞树,虽然在接下来的旅行里,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很多圣诞树,但是,12月24日看到的第一棵圣诞树,总还是让人觉得有些不一样的。
继续前进,路边有放大版的圣诞树彩球,于是我们停下来拍照,有路人强烈要求替我们两个拍合影,呵呵,节日里大家似乎心情都很好啊!
接下来就看到了柏林大教堂,原为霍恩措伦王室的宫廷大教堂,做为新教教堂同罗马天主教教堂彼得大教堂相应。1894年至1905年威廉皇帝二世时期,由Julius Carl Raschdorff设计所建。柏林大教堂是在旧的大教堂拆除之后,为霍恩措伦王族所建的宫庭及纪念教堂。不顾当时人们的反对,柏林大教堂上按照威廉二世的愿望,建起了一座装饰华丽、带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圆顶。二次大战期间,教堂毁坏严重,1975年至1993年间得到了重新修复,但其原有装饰进行了简化。教堂内部修饰富丽豪华,于同一时期由同样的建筑家Raschdorff设计。其中最创珍贵的是大选帝侯及夫人Dorothea,弗里德里希国王一世及王后索菲?夏洛滕的棺材价值连城。主圣坛是1850年F?A?Stüler的作品。
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 德国的象征。1788年建。高26米。有五个通道。以希腊雅典卫城的拄廊为蓝本。中间最宽,为皇室御道。门的上面是胜利女神拉着四匹马的战车铜像。1807年被拿破仑抢走,七年后普鲁士获胜又拿了回来。二次大战中遭破坏。1958年修复时安装了一个新的雕像。冷战时期,在门前建起柏林墙。隔断了东西柏林的联系。此门当时在东柏林一侧。门前的通道布满铁丝网。1990年东西德合并,推倒了柏林墙。终于使连接东西柏林的大路通畅。
国会大厦(Bundestag),德文原名为 Reichstag即帝国大厦。建于1894年,原为德意志帝国和魏玛共和国的国会所在地。希特勒在此发动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Reichstag Burn)。二次大战期间遭严重破坏。战后进行了重建。在东西德国合并后,确定为新首都的国会大厦。1999年4月19日经过全面整修的新国会大厦竣工。新国会大厦的中心为国会议事厅,大厅四周是玻璃墙,屋顶是半球型玻璃天窗。新整修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弗斯特设计。保留大厦19世纪的内部摆设和战争遗留的痕迹。包括大火和战争留下的烧过的痕迹以及苏联红军留下的涂鸦等。整个整修用了四年,耗费三亿三千万美元。国会大厦部分对外开放参观。不过很可惜,24号也是不开门的。
最著名的一段柏林墙,现已作为一道画廊,画满了来自21个国家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据说那几张兄弟之吻尤其出名,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这些图着实不好拍啊
这就是柏林第一日,那天可真是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