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嘎土新垒的檐顶油光锃亮
以“阿嘎”为主要原料构筑的建筑地面与屋面,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也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建筑风格,展示了独具高原特色的人文景观。 “阿嘎”材质和制作的优劣在体现藏传佛教文化的典型特征的同时,也成为了显示地位尊贵的一种等级象征。阿嘎土作为建筑材料,早在吐著时期就已被采用,不过只有在高等寺院里才可以使用,比如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等。
大昭寺上空
而猫猫见到的大昭寺的维修工程建设中,大姑娘小伙子分成两组,十几个人一组,每个人手中拿着一根木制的工具,用脚和夯锤把“阿嘎土”打得结实平整。一边夯土,一边唱歌,唱的都是藏语民歌,中间还夹杂着转身、摆手等舞蹈动作。各组之间唱歌的次序错落有致,形成对歌,在歌曲的节奏中,打夯的动作整齐划一,虽然听不懂,但在这神圣的宗教寺院,看到如此生动富有活力的场景,感觉十分有趣。而唱到开心处,大家互相打闹嬉戏,偶尔停下,商量一下接下去怎么唱,这样的劳动场面像是一种歌舞表演。
猫猫一直认为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真是汉族所不具备的,藏民在劳动中也养成伴随劳动唱歌的习惯,比如农民收割、播种、耕地、除草;牧民放牧、挤奶、打酥油;建筑工匠砌石、背土、铲土等劳动无不伴随着歌声或舞蹈。而打“阿嘎”时的歌曲大多取材当地民歌,歌词内容丰富、幽默,有颂歌、情歌、有景物抒发、有讥讽生活趣事等多种题材。这种古老的劳动号子早在唐代就有记载了,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势,在 “阿嘎”打制过程中,极需要劳动集体的协调与配合,歌声能使繁重而机械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活泼,既提高劳动效率,又能使劳动者本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轻体力的消耗,所以打“阿嘎”时所进行的伴唱伴舞形式便成为西藏特有的人文景观。
欢乐的歌声飘荡在大昭寺上空,下面则是虔诚的磕长头的信徒,在祈求传递天籁的圣音,看着无论是信徒,还是打阿嘎土的人们那喜悦的神色,猫猫禁不住地羡慕起来,别人眼里最快乐的民族未必是最富有的,但信仰让他们平静,平静让他们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