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许久以来就有的一个愿望了——去绵山看看!然总是不得其空。
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让我领略了绵山的壮美、体会了绵山的沧桑、感受了绵山的精深。
那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天空像被水涤过的浅蓝色丝绒,柔润得让人想去拥抱,不经意的有那一抹云彩象是被风吹着的棉絮般轻轻巧巧地从眼前拂过。
车在平坦的盘山公路上行驶着,路边的水泥防护栏给人安全的感觉。透过车窗一眼望去是满眼的绿,听说这些路旁的树木都是绵山在开发后为了改善生态而新栽的。就这样边走边看,我们只花了二十多分钟就经过了一条七公里长的盘山公路,来到了山门。带了一名导游,我们开始了这次的旅程。
导游小姐是一位热情的本地女孩,比我稍长几岁,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她不停地向我们介绍绵山的过去、现在,看得出她对绵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说到绵山的许多“第一”时,她为自已是绵山主人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绵山原名绵上,早在2500年前左丘明所著《左传》中就有记载,后因1900年前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关于晋文公闻介之推入绵上山中,于是“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的记载,因此绵山又称“绵上山”,简称绵山,又叫介山,可以说它是我国历史记载最早,也是唯一以人命名的名山。
绵山位于介休市南部,最高海拔2566。6米,是太岳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她毗邻平遥古城,与灵石王家大院近在咫尺。但我总觉着它们无法与绵山相比,它们虽也承载着历史,可却少了几分绵山的恬淡,掺杂了些许城市的喧嚣。比之绵山集山光水色、佛寺神庙、文物胜迹、历史遗址、节日民俗于一体而又远离都市的宁静逊色了许多。绵山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寺不古,同时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她独有的绵山特色。
绵山,不仅充满了一种包容天地、吞吐万物的浩翰之气,而且集纳了古今中外一大批指点江山的风云人物。春秋功不言禄、唯诚唯信,志在政治清明的介之推,东汉三万名太学生领袖、循教善诱的大教育家郭泰,北宋出将入相、辅政50年的文彦博,都堪称绵山赤子,华夏精英。历代文人墨客屈原、吕不韦、蔡邕、杜甫、白居易、贺知章、苏轼、张商英、李清照、傅山、顾炎武等都先后题写过介之推、绵山或代表了介之推的寒食清明。
1940年前,绵山香火旺盛,前来绵山祷释的人络绎不绝。在绵山开发之前,每年绵山庙会期间,都有来自介休、灵石、沁源、孝义、汾阳、平遥、文水等县的的众多乡民,朝拜绵山,平时也有少量游人登山观光,每年有数千人踏至,对文物的保护欠佳。1940年侵华日军一把大火更是将绵山烧得满目疮痍,绵山从此归于沉寂,少人问津,直到1995年重新开发以后,才又重现了昔日的风采。绵山开发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至少有10次。九五年以来,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阎吉英斥炼焦所得数亿巨资修重开发绵山,除将1940年侵华日军烧毁的寺庙逐一修复外,还开发出栖贤谷、水涛沟等自然景区,使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后,能远离尘世的浮躁,到这儿来享受一下自然的宽广胸襟,陶冶性情、怡人情操。
看过了全国第一道观——大罗宫、华夏文化奇观——由赵朴初、启功、董寿平等中国百位书法名家题写的《道德经》红木刻、全国最长的古栈道——天桥、中国古代最险绝的军事要塞——石寨、朱家王朝(朱元璋)的发祥地——朱家凹,我们来到了全国唯一的悬崖宾馆——云峰墅苑。坐在绵山云峰墅苑宽敞的迎宾大厅里,听着葫芦丝动人的旋律,看着窗外飘拂的云,听导游小姐给我们介绍绵山宾馆、餐饮设施。绵山宾馆吃、住、购、娱全方位配套,他们的服务理念是服务体现“真、善、美”。经营管理方式追求规范化、标准化、多元化、 特色化。近几年来,绵山注重饮食文化品位,推出了寒食系列小吃和特色宴席,秦王宴、介公宴、风味快餐等,颇具观赏性和文化性。
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们又向绵山最吸引人的自然景区出发了。我们从栖贤谷进入,透过一线天望去,悬崖绝壁如刀削般峙立,天空湛蓝无云,让人有一种冲天的欲望。踏着索桥一步步入到谷中深处,流水潺潺,草木馥郁,除了一个“幽”字,我找不到更恰当的字眼来形容栖贤谷的美。由此攀援而上,由西下到介公岭,站在介公祠前,我为这位志在清明的前人献上深深的一躬,除此,我不知该如何表达我的崇敬。沿一千余级石阶而下,在绵山碑林前,我再一次为绵山开发者所折服,成百块石碑静静地伫立于群山怀人抱中,讲述着绵山开发的艰苦卓绝,看绵山由沉寂走向辉煌。还有一方“万寿图”石刻也让人感慨万端,听导游说这是由百余工匠历时一年多在千余块青石上精雕细琢之后拼砌而成,她祝福着每一位登临绵山的人寿山福海。
倦意渐生,从绵山返回时已是夕阳西下,途中,我们有幸看到了绵山的又一绝——绝壁挂铃还愿。绵山文化活动有宗教、民俗、节日三大内容。2001年5月1-20日,绵山举办了建国以后全国规模最大的道教盛会——“绵山罗天大醮”法会及旅游文化节,有来自全国十二个省市的道教代表和经乐团参加。佛教文化活动主要是绵山一绝的为游人在陡峭的崖壁挂许愿灯、还愿铃、吉祥云牌。绵山还有一支百人组成的艺术团,编排了一些具有宫廷、民间、民族、宗教和山西民俗风格的文艺节目为游人演奏、表演。只可惜此次时间仓促,无法一睹其风采。
告别绵山时,除去依依不舍,另一种感觉油然而生——久在繁笼里,复得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