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第一次游河北遵化清东陵。
2007-09-20.-----2007-09-23.第二次再游清东陵。
2007-09-20.由吉林乘火车到唐山西站。14:00汽车南站转乘汽车17:30到遵化清东陵。
入住农家院。条件简单,价格低廉。
位置好:在孝陵神道与环陵公路交汇处。距孝陵1公里,距裕陵1公里,距慈禧定东陵1.5公里。如图:
18:00来到孝陵神道。13号台风“韦帕”的影响刚刚过去,天空转晴。先拍一张东陵晚霞:
东陵晚霞
概述世界遗产清东陵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园之一,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的昌瑞山下,在这里共建有15座陵寝(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纪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埋葬帝、后、纪及皇子、公主等共161人。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保存最为完好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中华民族具有“敬祀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历来十分重视对死者的安葬和祭祀,这不仅是为了缅怀和纪念,也借此祈求祖先对后世的荫护。作为封建统治者则将其作为关乎国祚盛衰、帝运长短的要工重典来对待。到了清代,更把这种理念推向了高峰。在陵寝的选址和规划设计中,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着力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将人的精神融铸于大自然之中,造成一种崇高、伟大、永恒不朽的意象。在建筑规模和建筑质量上,则力求做到恢宏、壮观、精美,以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炫耀皇家的气派和威严,从而成为皇权物化的表征。作为清代皇家陵园之一的清东陵正是这一传统文化的不朽载体。
清东陵的经营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葬有许多对清代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声名显赫的人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清东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为了少走怨枉路,我实际的游览路线是:慕陵废陵遗址.......惠陵........昭西陵........孝陵.......景陵........裕陵.......定陵。为了叙述清晰,根据“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原则,先从辈份最高的昭西陵说起。
昭西陵
该陵为清太宗孝庄文皇后的陵墓,位于清东陵大红门风水墙外,大石牌坊的东侧。孝庄文皇后是清世祖顺治帝的生母,内蒙古科尔沁部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本布泰,清太宗皇太极时封为永福宫庄妃,小于太宗21岁,她是入关后清陵内辈分最高者,故她的陵寝不在大红门以内。她生前曾说太宗奉安已久且心恋顺治康熙父子俩,不忍远去关外,定要在孝陵附近安葬。
孝庄文皇后于康熙26年12月25日在慈宁宫逝世,享年75岁。康熙对于祖母的葬地是在关外昭陵还是清东陵踌躇一生也没能决定下来,故只在清东陵修了暂安奉殿,院内有享殿和暂安奉殿各一座,未建地宫。享殿为庑殿顶,因孝庄生前对所住紫禁城内慈宁宫东侧的一座小殿十分喜爱,所以康熙命人拆掉,移到陵区重建成享殿。享殿旁有东西配殿,院门为三座门。孝庄的棺椁被葬在暂安奉殿的宝座上,以土掩埋后永闭殿门。康熙二十七年至六十一年,玄烨前往遵化祭谒暂安奉殿、孝陵共26次,平均每年0.74次,而且大都集中在冬季。他有意将谒陵安排在地冻冰封、难于行进的日子,是为了要在临近当年祖母与他诀别的时刻,去拜谒、慰藉祖母。
雍正三年,决定在暂安奉殿处为曾祖母修建陵寝,这才正式将孝庄遗体永远安放入地宫中。因地势原因,未建马沟槽和桥梁涵洞,昭西陵绝大部分都已毁,从基址上看,最南端是下马碑,神道碑亭,仅存残碑,这都是超越皇后陵等级的建筑。碑亭东侧为神厨库,仅存围墙。东西朝房各五间。隆恩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有燎炉两座。隆恩门内为一道围墙,开三座琉璃门与内院相通。内院设燎炉两座,东西配殿各五间,只存柱础,隆恩殿为重檐庑殿顶,月台上铜炉、鹤、鹿各一对。殿内暖阁三间。大殿东西两侧有卡子墙,各开一道小门与后院相通。石五供比较低矮,方城下月台前比较陡峭,明楼六十年代被修缮,内立碑一统,满蒙汉三文曰“孝庄,文皇后之陵”。宝顶为圆形。昭西陵四周地势平坦开阔,没有其他帝后的后帐和东西砂山环绕,显得有些空旷和孤寂。
昭西陵位于清东陵风水墙外,大红门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