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左江和明江连亘数百里的悬崖峭壁上,类似的岩画还有50多处,其中各种人物、动物和器物等画像1770余幅。因宁明县的花山岩画发现最早,图像最多,画幅最大,故统称为“花山岩画”。
这些画像斑驳影绰,若隐若现,古朴粗犷,蔚为壮观。目前,能使游客近距离观赏的也就是这里了。
游船在花山岩画旁的一个小山寨靠了岸,沿着山寨后山的小路,我们进入了自然保护区的山林。一尊花山人物矗立在景区大门前。山林薄雾缭绕,百鸟鸣唱于绿野古藤之间,珍禽异兽时有出没,你别说,还真如走进远古和神话的境地。然而,在目睹了花山岩画的杰作之后,我们又不得不惊叹壮族人民的伟大及其文化历史的源远流长了。 花山岩画是一幅宽约172米,高约50米,上面用赫红色的颜料画着密密麻麻的图像,有各种或人或兽或物件的图像共111组1900多个。这些岩画,以人物为主,间有铜鼓、铜钟、刀剑等器物和马、狗等动物形象,其中人画形态大致有三种:一种为粗圆型,头颈不分,手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左小臂略呈弧形,内弯;右小臂略小微,身体较细,胸部略宽,腰略小,无佩剑,两腿叉开平蹲,个体高约1米左右;一种为粗方头型,头上有倒八字形饰物,腰间佩一把长刀,向左下斜,手脚姿态和身型形态与前一种人象相似;另一种头为粗方型,双手斜伸向上,掌部平折,宽胸狭腰,腰部以下作喇叭形,不见两腿,整个形态似身着连衣裙轻舞,间有头插羽毛者,个体高约50厘米,这种图象在左江岩画中甚为罕见。花山岩画中最大的一个人像有3米多高,头插雉尾,手执匕首,身挂腰刀,腿跨骏马,威武雄壮,宛如一位首领。其旁侧好像是闪亮的铜鼓,前后的人物有的起舞,有的跳跃,有的骑兽,有的挥刀,有的持盾,姿态各异,生动热烈。据专家考证,这些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创作的,成画年代约在2500-2800多年前。
令人称奇的是,经历了如此久远年代的风吹日晒雨淋,花山岩画的颜色仍然非常鲜艳,不知古骆越先民们是用什么颜料画的。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如斧劈刀削般、高耸险峻的崖岩上,这些图像是怎么画上去的?一个个谜一样的问题,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和游人去思考,去探索。不少文人墨客观后还留下了“是谁挥得笔如椽,乾坤写此大诗篇”、“鬼斧神工输技巧,风吹雨打犹鲜妍”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