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雨过天晴,蓝天白云碧空如洗,真是个游玩的好日子!
林州原名林县,是个县级市,这里是以红旗渠闻名于世的,首站自然是参观红旗渠。
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太行山进入河南省林州市之内,绵延百里,号称林虑山。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构筑在林虑山的峭壁上,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风景点有很多处,儿子一听说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似乎兴致就少了很多,只是碍于情面选择了最有参观价值的几个景点,殊不知这里真的是别有洞天!
“分水苑”是红旗渠纪念馆所在地,郭沫若手书的匾额苍劲有力,有市领导的吩咐门票本来是应该免掉的,但我又偏偏喜欢收集门票,呵呵,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元一张的门票比起其他更加知名的风景区应该不算便宜了,但设计的还是很有收藏价值的,值了!在这里了解到,红旗渠是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十分困难情况下,林州人民艰苦创业,奋战10年修成的。它总长1500公里,总干渠开凿在悬崖峭壁上,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响誉海内外。沿渠漫步,高大的山崖岿然耸立,有些甚至呈倾塌之势,巍峨险峻,给人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在一处名为“虎口崖”的峭壁处,可以看到山崖上下两端向前凸出,中间凹陷,颇似虎口,当年排险队员从山顶吊绳而下,击打碎石,排除险情的奇景,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定不异于虎口拔牙。渠上的石板路在当时没有水泥仅仅用石灰填筑的情况下修建而成,然而排列整齐,平坦坚固,令人难以想象这竟会是近半个世纪之前的工程。渠水从身旁缓缓流过,在枯水季节,水位也达到了2米以上。
这样介绍似乎并不怎么震撼,但一些具体的事例则让人发自内心的感慨——
渠水要从山西经太行山引入河南、没有一分钱的投资、没有任何的报酬、从县长到普通劳力全部投身一线开山凿洞、没有任何先进工具靠的就是铁锤铁钎和栓在腰间的麻绳、没有那怕自然形成的山路,都是在悬崖峭壁中施工、没有可口的饭菜就是稀饭窝头野菜……就这样修成了这条被誉为世界第8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这是属于那个年代的壮举,这是属于那个年代的干部群众的壮举,让人温故知新很多话如梗在喉却又欲说还休……
还有个表现林县人民朴实善良的佳话让人惊讶:时任副总理、财政部长的李先念要陪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去参观红旗渠,可没有路,李对县长说,你们修的了渠怎么就修不了路呢?当即就拨款五十万元给林县修路。很快一条至今都很平坦的路修好了,但只用了42万元,想不到的是县长居然怀揣着剩下的8万元跑到北京还给国家——因为“没花完!”李先念震惊了!说从来都只有说不够的,没见过花不完还回来的!可见林县人的淳朴,不仅这剩余的8万元没有收回,又追加100万元给了林县继续发展……
介绍这段佳话的是当地人民银行的一位领导,是我这忘年交的儿女亲家,他感慨地说现在大不一样了,红旗渠开发为旅游区以后,第一年赚了90万元的门票收入,可当地领导“考察”就造进去了80万元,并且无论是国家、省、市、县、镇、乡、村各级来的客人都会想尽办法不去买票而是“蹭游”,外带还要好吃好喝的招待!听罢我为执意买票参观暗暗窃喜~~
“青年洞”是红旗渠主要景区,门票是45元/张,入口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级部门在这里设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铜匾,见证着这里的奋斗历史。路是没有的,所谓的路是在悬崖边上铸上铁栅栏围起来的狭长通道,很是险峻。除了李先念、江泽民的题词和郭沫若的题名外这里拍张照片也就没什么再值得冒险参观的了,而最让人留恋忘返的是登上山顶后花上50元买张票就可以进入“天下第一滑”从山顶经管道一直滑到山下!爽!在南戴河滑过草,在鸣沙山滑过沙,当然别提那些游乐场的激流勇进的滑水经历了,而这从山顶一直滑到山脚真的给人返老还童物我两忘的感觉!
“络丝潭”据说是人间仙境,比之黄山云海、黄果瀑布丝毫不显逊色,可惜由于是枯水期现在不是游览的最佳时节此次就没有前往,算是留给以后的念想吧。
中午时分在山上的度假村就餐,嘿嘿,一水的绿色食品全部都是野菜!最爱吃的是槐花,因为爱吃,带回来十箱一百袋野菜,一路上想着听着什么蓟县鸡蛋不能吃了、河北韭菜不能吃了,龙口粉丝不能吃了等等什么都不敢吃的新闻,觉得这野菜还是带少了。